- admin 发布于 2020-01-29
- 分类:课件资源
- 阅读()
- 评论()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小学毕业班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我一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上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实践表明,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毕业班的班主任,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作为一个接任的新班主任,积极做好一系列的开学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每接一个新班后,在开学的第一周,我总是尽可能地做好三件事。 1、开好和同学的见面会。会上,我先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经历、兴趣和爱好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沟通感情;然后让每个同学用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特长,愿望。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锻炼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敢于站在讲台面对大家讲话,要讲得精练,生动,精彩,令人难忘。 2、仔细留心观察,逐个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我对学生有了一个基本的、也是全面的了解,学生也消除了对我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 3、迅速建立班干部队伍。学期的第一节班队课,我就先让学生讨论当班干部的条件。学生讨论后得出: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帮助同学的都可以当班干部。然后采用自荐和民主相结合的方法投票上岗。自荐的内容包括自己的优点,准备改掉什么缺点,当上班干部后准备怎样做。经过现场演说后现场民主投票,确定人选,管理的工作也由学生自己选。这样,诞生了愿意干的班干部,学生支持的班干部。 第二、千万不要乱烧“火”,要科学管理班集体。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认为一个新接任的班主任,千万不要乱烧“火”。否则很容易形成一种学生与你对立的局面。 六年级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变化时期,一般还很不成熟,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难免在各种活动中发生某些行为偏差,作为新接任的班主任千万不要乱发火,对学生一定不能太严厉,尤其不能发脾气。对于违反纪律,犯了错误的同学,给予批评教育无疑是必要的,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为规范的印象,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教育,但一定要分清是初犯还是又犯,对初犯的同学一定要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我认为一个新接任的班主任,一开始对学生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切不可因为在气头上,不分青红皂白冲动地说过头话,而对学生犯错的原因知之不全或知之不深,这样不仅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教育,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此时,老师应冷静地了解实情,客观地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发生?然后再向学生指出差错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这样做能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主动改进,同时,也能使其他学生得到相应的教育。要及时制定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班规,并认真检查执行,及时反馈,做到言行一致,说话算数。刚开始制定的班规宜少而不宜多,一定要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感到你是一个有令必行、说话算数的班主任。 Nk 第三、对违纪学生要灵活改变处罚方式。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将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请大家注意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加不是检讨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将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可以令到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小谢同学,平时不爱出声,有一次违反了学校的宿舍管理条例。他自己选择了罚上讲台将故事,结果他的故事讲得很流畅,而且情节生动,获得了同学们一阵有一阵的掌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在大庭广众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而且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我这种处罚方式是借鉴了魏书生老师、赵健涛老师的方法。 第四、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 传统型的师生关系在今天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新一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例如,班干部非评选应该是民主选举。班中的规章制度不是老师一人订的,而是集合全班同学的意见,再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而得出的。就连班中的规矩都有自己的一份意见,学生主人公的身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们在班上有言论自由,能够自由地提出老师的不足之处,只要态度是诚恳的、正确的。我信奉的一句话:就是宁疏勿堵。学生的意见不说就不代表它不存在。这种情况下情愿他们掏出真心话,老师对其意见分析改进,更能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学生做错了要改正,老师做错了也要勇于面对。"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以权欺人。记得有一次,班中的《每课一练》的答案少了一份,平常程凯同学胆子较大,我猜测可能使他干的,于是在没有真凭实据时,就"落实"名单,我就开始对他狂轰烂炸,让他承认错误。可是他不肯承认,还说老师不相信他。突然我猛地有一种感觉,是否自己真的弄错了?后来仔细一回想,的确是把他冤枉了,原来那份答案由于撕下来的时候,撕破了,前几天就把它撕烂扔进了垃圾桶。我对自己的莽撞行为懊悔不已,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向程凯道歉。我也没想到,这一举动后来对班上的同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五、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第六、让日记成为一个教育的平台。 日记的内容自由,可记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过的。学生写日记,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班主任写日记,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本学期,我就与学生一起写日记。每周的班队课时,我把自己的日记读一篇给学生听,学生掌声不断;学生愿意读自己写的,就读给大家听。教育效果非常好。看了《南京大屠杀》和《长征》,学生写的日记,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捐衣物后,学生写了日记,其中有着自己的快乐呼吁;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学生写了日记,抒发了感激之情;做错事,学生写了日记,包含了惭愧,得到大家的谅解;有了烦恼,学生写进日记,得到了大家的帮助。读日记成了我们班队课的一项内容,安全教育、爱国教育、助人为乐、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都包含其中,其乐无穷。 以上是我担任毕业班工作的一些粗浅做法。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我自身的体会就是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培养敬业精神”。一句话就是要用真心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学校,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