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木桶理论”与优化课堂教学

“木桶理论”与优化课堂教学

陕西省宁强县高寨子镇中心小学  鲁小明

邮编:724400     电话:09164335770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教师的教学,很具启迪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示范课、观摩课层出不穷,花样多了,学生活了,听课教师也为之振奋。但真正能使学生群体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了吗?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尤其农村学校,班级学生量大,更是往往顾此失彼,先进的学生积极、主动,后进的学生无所事事,又怎么能谈优化课堂教学。

要优化课堂教学,得首先面向全体,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课堂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分清“长”、“短”。在备课时,必须得对全班学生全盘把握,认真研究。由于每一个学生先天素质和自身努力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学习的差异,只有认清了学生中的“长”与“短”,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而,备课中,备学生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其次,不能以偏概全,而要善于“短中见长”。对于少数后进生,教师因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能只看“短”处,而不见“长”处,那样只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而应扬长避短,创设一些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并注重引导。

再次,以爱的效应弥补“短”处。教师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促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后进生,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予“偏爱”,倾注爱心与期望,对他们回答对的每个问题,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将内在激情释放,从而增大课堂“木桶”的存水量。

另外,要善于创设和谐氛围,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级是一个学生群体,我们应该注意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教师要善于在先进的学生和后进的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接起友谊的纽带,要劝说先进的学生伸出热情之手,真诚帮助和关心后进的学生,同时注重引导后进的学生主动的向先进的学生学习。应该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然在座位分配上,应搭配得当,这样才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去学习。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学生中的“长”和“短”,切实做好补“短”工作,课堂这个“木桶”就会增大容量,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就会实现。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