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为师展现亲和力,师生关系更和谐

为师展现亲和力,师生关系更和谐

现代教育倡导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生命的碰撞,这是人类所希望的理想教育,我们经常会看到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教育名家与孩子们在一起鱼水交融,言谈举止之间似有一种爱的力量在流淌,高超的语言艺术仿佛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在和孩子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弥散出的亲和力着实令人沉醉、震撼。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提升亲和力?又怎样才能运用它达到最佳表达效果,从而对学生产生师表效应和吸引力呢?
平易近人,营造平等交流的心境
人与人之间是否愿意交流,关键在于说话的人是否平易近人,是否真正走进对方的心灵,只有这样,他的语言才能展示出亲和力,才能传达出平等交流的愿望。如班级举行郊游活动,其他学生都准时上车了,只有一个同学的身影还没有出现,大家等得非常着急,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这位同学满头大汗的跑来报到,此时如果老师用生硬的语气责备他:“怎么搞的?不想参加活动就早说,害得大家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太不像话啦,下次不准再迟到。”这位学生肯定会很生气,迟到不对我怎么会不知道?迟到的原因都不问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人,一点情面也不给?此时该学生参加郊游活动的欲望以及快快乐乐玩一天的好心情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由于老师严厉批评产生的强烈的师生对立情绪,因迟到而感到自责的念头也被彻底击碎。但如果老师换一种语气:“你路上没发生什么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为你担心呢?”那学生肯定会在内心非常感激老师对他的关心、尊重,觉得过意不去,下次活动尽量不迟到。
由此可见,强硬的命令、严厉的斥责会导致长久怨愤的产生,即使它是用来改正很明显的错误。作为展现教师语言亲和力的方法之一,平易近人的说话方式有利于师生平等交流的心境的营造,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换位思考,擦出情感交流的火花
体育活动课正在进行中,学生们在操场上游戏,欢声笑语,兴致正浓,这时老师需要把学生们召集起来完成一项突击劳动任务。勿庸置疑,对于游戏的突然中止孩子们是一百个不乐意,老师望了一眼因中止游戏而满脸懊丧的学生们,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很温和地说道:“这样吧,再给你们5分钟。但5分钟以后必须集合!”孩子们又高兴起来了,他们得赶紧去给快乐的游戏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5分钟,这是一种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它褪除了孩子们可能产生的怨愤,换得了心甘情愿的服从;5分钟,这是一种通融,它使教育者显得富于人情味、善于理解和易于沟通,同时又不失权威和原则;5分钟,它更是一种艺术……
当教师和学生在选择上发生分歧时,通常是教师的判断起主导作用。但在许多时候,分歧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而只不过是轻重、缓急、先后、多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不要总以自己为重心,非常需要和学生换位思考一下,给一点理解、来一点妥协、作一点通融,教师的亲和力在无形中也就产生了,师生之间就会擦出情感交流的火花,教育者的要求也就不失原则地实现了。
当然,亲和力并不是谁能够赐予的,也不是笔者在此用一两个例子所能意会的,而是一个教师长期修养而成的,是自身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它最终由能力、水平、经验和师德凝聚而成。一个教师的威信、魅力,主要来自于他的亲和力,而不在于他的学问大小、职称高低、年龄大小、相貌美丑。只要为师者做到眼中有生、心里有生、遇事容生、难时帮生,用真诚、宽厚和强烈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靠得住、信得过,就会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进而促生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刘大军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