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建构“做数学”的平台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学前沿阵地上教师们的追求。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呢?那就得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体现了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模。因而,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等活动的机会。正是基于这种教学观,我在教学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对教材的理解

  结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置了下列教学目标:

  1、能分清时针与分针,并记住钟面有十二个大格和数的标写。

  2、能读出整时数和几时半。

  3、能写出所读的时刻。

  4、结合本课的教学,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2、3条是教学的重点,属于“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范畴。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往往是靠具体表象作为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通过自己摆一摆、摸一摸、数一数等实物操作来获得感性经验,从直观形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通过让学生“玩钟面”来建立钟表的初步认知,“画钟面”来加强认知,“做钟面”来深化认知。

  二、教学片断与评析

  片断1:玩钟面

  师:钟表可告诉我们时间,它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你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它的上面藏着时间王国的许多知识,你们能发现吗?

  生:能。

  师:请大家拿出你们所带的钟面学具,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些什么?在小组进行交流。

  学生坐成T型座位模型,6人一个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别人已经说过的知识不能再重复,只能补充你的新发现。当别人跟你的发现一样时,你要用掌声表示赞同。

  [评析] 人生活在社会中,只有从小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吸收他人思想中的精华,才能使自己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生1:我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从1到12。

  生2:我看到这些数都是这样从小到大排列 (他用胳膊顺时针方向画了一个圆)。

  师:有哪几个数位置比较特殊?

  生3:我认为比较特殊的数有12,它总是在最上边。

  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许多人举手。

  生4:数6也特殊,它在钟面的最下边。

  生5:还有这边的9,那边的3(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左边和右边)。

  师:举起你的左手,9和你的左手同一边,9在左边;3和你的右手同边,3在右边。

  生6:钟面上还有格子,我数了一下,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还有5个小格。

  师:你真细心,钟面上还有些什么?

  生7: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一些,一根短一些。

  生8:我补充生7的发言,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8:书上已经写出来了。

  生9:我拨了钟,我发现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

  师:你真会动脑筋。

  [评析] 通过让学生“玩”学具――摆弄学具、观察学具,从而认识钟面。发现的方法有数一数,数出钟面上的格数;比一比,比出时针与分针的长短;拨一拨,拨出时针与分针行走的快慢。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全员参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因此他们情绪饱满,态度积极。

  片断2:画钟面

  师: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圆片,你们能画出一个钟面来吗?(要求时针和分针用铅笔画)

  3分钟过去后,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我发现有少数学生画的钟面上数3、6、9、12用一种彩色标写,其他8个数用另一种彩色标写。

  师:为什么这么做?

  生1:我家的小闹钟就是用两种颜色写数的。

  师: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你真了不起,小闹钟用两种颜色来标数,是为了方便人家认时刻,你会认时吗?(课件展示――三个钟表图略)

   小组相商,让学生互相交流。

  [评析] 学生的知识不完全来自于课堂,认整时钟有一部分学生已会认,我想让这部分学生作小老师,让他们去撒播知识的种子,传播认识的方法。会认钟面的同学通过讲叙,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会认的同学,学会认钟表的方法。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师:谁在上课之前不认识这些时刻,现在已经会认了?(指名认钟面)

  生2:8时, 3时, 6时。

  师:你能写出这些时刻?

  生:能。

  在黑板上写出这些时刻。

  师: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生2: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

  [评析] 通过让学生画钟面――这个具有创造性、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出对钟面的认识,这样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思维的创造得到发挥,从而使课堂赋有生命力。

  片断3:做活动钟

  师:把我们刚才画的钟面,再装上能转动的时针与分针,它就变成一个能活动的钟。装好后,拨出你每天最喜欢的时刻。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做出一个活动钟面,展示成果。

  生1:我把时针与分针用图钉固定在圆片的中心,让时针指着7,分针指在12,这是7时。

  师:为什么拨7时?

  生1:每天早上7时,我从家里出发去上学,晚上7时,我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新闻联播》。

  师:你是一个生活有规律的孩子。

  生2:我把时针与分针用大头针固定在圆片的中心,我让时针指在6与7中间,让分钟指在6,这是6时30分,每天晚上6时30分中央一台播放《大风车》,这是我最喜欢看的节目。

  在这一学习片段中,许多学生分别拨出了8时(上课时刻)、11时30分(放学时刻)、晚上9时(睡觉时刻)等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时刻,老师均一一给予鼓励性评价。

  [评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 生活。通过做活动钟来展示生活中的最喜欢的时刻,这又一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把学生置身于他们最愉悦的时刻中去。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愫,把课堂再次掀向高潮。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做数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充分体现。我们要把“做数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并形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有个性学习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做”数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养成品格。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