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区文教局新学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市、区教研室有关工作部署,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备课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确保数学教学工作达标率100%,创优率30%以上。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100%,信息交流面100%。创办特色班级教学模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国标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校学生各项检测及期末考查及格率达99%以上,优生率高于80%,确保教学质量及各项竞赛名列前茅。
二、工作重点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点。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我校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我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参加市“小数会”2006年论文评优活动(截稿时间9月30日,普通学校1-2篇)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本学期期初仍将参加一~六年级数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其中重点抓好“新课标”五年级新教材教法研讨工作。积极参加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2、我校数学组要继续抓好校本教研。加强校本教研的内容、活动形式和价值的研究。
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评课”为重点,认真观察并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情况,总结教改经验,发现存在问题,让校本教研走向真实有效之路。
3、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加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的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
4、我校将继续加强随堂课的调研与质量监控。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思考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抓好课题,深化改革。
1、我校已立项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要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在认真做好阶段小结的基础上,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提高研究效益。把研究重点放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上,研究的主阵地放在课堂中,少做表面文章,多做有研究价值之事。
2、我校要继续在教学中开展“探索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对探索性学习的原则、方法、实际效果、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管理及评价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倾力服务,提高素质。
1、我校要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市级、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市级、区级的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2、2006年11月常州市将组织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主要在“练习活动设计”、“评课”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比。12月常州市将召开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我校应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市小学数学评优活动和小学数学年会的召开。
日程安排
八月份
1、“新课标”一~五年级教材分析、六年级教材分析
2、校教研计划交流,将各年级任教教师名单以电子邮件发至区教研室邮箱
九月份
1、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并开始实施。
2、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区“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3、学习《标准》,研读教材,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专题讲座
4、“小数会”2006年论文征稿
5、“预设和生成”专题讲座。
6、学生口算比赛。
7、教师练兵课。
8、学生作业质量比赛。
十月份
1、学生口算比赛。
2、教学常规调研。
3、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4、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四城区会课听课活动(时间10月9日-10日)
5、集体备课。
十一月份
1、学生口算比赛。
2、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3、组织相关老师参加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
4、我校组织期中检测(第12周)。
5、集体备课。
十二月份
1、学生口算比赛。
2、学生数学小报比赛。
3、教师练兵课。
一月份
1、学生口算比赛。
2、期末结束相关工作。
3、教师练兵课。
二月份
1、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