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教材:省编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94年版)
二、教学目标:1、使用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出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为什么?
① |
⑥ |
④ |
⑤ |
② |
③ |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周长:
⑴出示钉板,用线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⑵分别量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再算出各自边长的总和;
⑶归纳:围成图形的边长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⑷举例:书本封面的周长,黑板表面的周长,课桌面的周长……
⑸操作:学生用绳子把书本封面围一围,拉直量一量,说出书本封面的周长是多少?
2、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谈话:刚才我们用绳子围了长方形的一周,再将绳子拉直量出长度,得出长方形的周长。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正方形不使用绳子去围,要知道它的周长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意义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⑴出示例1:要知道铁丝长多少厘米,就是要求什么?
⑵学生学具操作,学生试算、反馈。(两条长边涂成红色,两条宽边涂成黄色)
算法一:4+3+4+3=14(厘米) 长 宽 长 宽
算法二:4×2=8(厘米) 长 长
3×2=6(厘米) 宽 宽
8+6=14(厘米)
算法三:4+3=7(厘米) 长 宽
7×2=14(厘米) 长 宽
⑶讨论比较哪一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第一、二种算法要计算三步,第三种算法只需算两步,因此,第三种算法简化。它是先计算长与宽的和,再乘以2)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4题。
(四)小结:略。
(五)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