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有一种精神叫服务----喜读特级教师徐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新书有感

“……我最近在看《为学习服务》,觉得书中提出的观点很新,联想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作为老师,我们何尝不应当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应该是服务者。”

这是2002年11月28日,徐斌老师登录“教育在线”后发的第一个帖子。随即,他在小学教育论坛里建立了主题帖“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一时间,吸引了很多数学教师,大家把数学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和困惑写出来,一起讨论,相互切磋。徐老师常常忙里偷闲,或指点,或评析,或建议,让人心生感动。近日,喜读他的新书――《走近徐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感叹之际,便想到:有一种精神叫服务。

课堂:服务的阵地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综观徐斌老师的数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他为了追求师生愉快的智慧之旅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记得2004年10月,在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曾聆听徐老师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随即写下学习体会----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合理地摘录信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及想法,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相互接纳和欣赏,相互合作交流,并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想法进行批判和反思,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探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气息,充满了师生的灵性和个性。短短的四十分钟,真正是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其实,本书中作者用较多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他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探索。第一部分就有十四篇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在这些实录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徐老师对于计算教学的“情有独钟”,从《认识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到《万以内的退位减法》,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当前计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观点和建议。他撰写的《试论计算教学的基本矛盾和处理策略》,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在计算教学中亟需解决的基本矛盾,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计算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及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当然,不仅是计算教学课,对于概念、解决问题等等,徐老师都有独到的驾驭教材的能力,他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总是用足教材,科学整合教材。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徐老师已经把课堂当作服务的重要阵地,他在课堂上享受生命,在与同行研讨中明晰思路,与他人思想交流中升华理念。他以自身的数学教育生活为背景,反思自己追寻理想数学课堂的历程。此书中详细阐述了作者通过三个不同时期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的案例对比,总结出“结构严谨、精雕细琢” 、“多层并进、快乐交流” 、“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课堂三境界。由于他的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真正领悟到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学生:服务的对象

 “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森林公园去看看动物朋友。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是大象的生日”……随着老师的提问,孩子们或大声回答,或同桌间窃窃私语,或点头微笑,或挥手致意。孩子们一定想:这个男老师上课挺有趣。

 “现在,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有兴趣吗?先看好,图上有猫和老鼠,但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物,猫只能横着走或竖着走。你能帮助猫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吗?快动手试着画画看……”如今,每每走进徐老师充满魅力、清新自然的课堂,我们都会被徐老师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尤其被他从容不迫的大家风范、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而深深折服。

在徐老师每一节朴实的数学课上,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孩子们总能与老师微笑的目光相遇,怯生生的小手因老师赏识的眼神而举得更高,低沉的声音因老师的鼓励而变得宏亮……课堂里,学生是徐老师服务的对象。总有一种关爱感染着他们,一股热情激发着他们,一种包容温暖着他们。全新的理念、巧妙的设计,加之循循善诱、充满磁性和魔力的语言,徐老师的课堂往往引得孩子们乐不可支。

记得听二年级《鸡兔同笼》一课,我心里想:象这些奥数内容,高年级的学生解答时还有难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何秘诀?事实胜于雄辩!徐老师充分运用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课中有一个猜钱游戏:已知5元和10元的钱币共有40元,问5元和10元的钱币各有几张?

学生通过画画,用简单的数学画得出了如下的图形:

□      □      □      □       □        □

5元   5元     5元     5元     10元     10元

虽然这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获得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最新理念》一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教育“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他认为现在的学生乐此不疲的就是善于解答各种问题,却缺少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课堂上学生没有问题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就是教师并没有顺应新课程的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没有树立服务的意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空间与时间呀!有人比喻说:教学过程是一个流程,它应该像一条河,有时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有时峰回路转、润物无声。如果说学生是水,那么教师应该是不断变换的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游刃有余,原因是他成功地扮演了学生朋友的角色,扮演了课程开发者、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他始终把学生看作服务的对象。

教师:即服务者

服务是一种心态

“既然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特殊的天赋与潜能,那么,教育应当成为“扬长”的教育,不能只忙于“补短”而压抑有特长的学生。学校不是工厂,不能成批地生产规格一致的产品;学习不是搞填平补齐,而应扬长补短。“扬长”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才华得以显露,优势得以保持,而且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能处于成功的兴奋和追求更大成功的愿望之中……”在平凡的数学教育工作中,徐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的学生吴寅寅说:“徐老师可真神,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经他一讲解,就变得生动有趣了!记得有一次,徐老师给我们讲‘混循环小数’。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循环小数0.63232……并说这个循环小数中‘32’连续不断重复出现,但‘6’是局外人,是‘混’进去的。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们几个小孩子常在一起说,长大后要当像徐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曾有学生家长这样评价说:“我们深深感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徐老师的心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徐老师的悉心培养分不开。徐老师的教学在省内外已颇有名气,却依然谦和质朴、本本色色,没有任何锋芒和矫饰。与家长交谈时,他总是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换看法,仿佛知心朋友一样。”寥寥数语,徐教师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正因为他时时怀着一种服务的心态,怀着对教育事业那份执着的爱,才达到了今天这样的高度。

服务是一个过程

   服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默默耕耘的徐老师如何走向了成功。作为一个特级教师,作为一个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可以想象工作的紧张和忙碌。除了负责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他还担任了苏州市小学数学新课程研究组组长一职,定期组织实验教师研究新教材、反思新课程,时常上观摩课、开设讲座,组织主题研讨。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在一次次的智慧碰撞中,徐老师习惯剖析自己的数学课堂,真诚地指出青年教师课堂中的问题与不足。在徐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很多青年教师评上了苏州市级骨干教师。笔者也曾多次请教过徐老师,每次他总是极诚恳地给予帮助,指点,使我在课堂教学上获得了前行的动力……也许,在这样一个服务过程中,徐老师获得了双赢,渐渐踏上了教育的智慧之路!

服务是一种精神

本书中,导师盛大启写了这样一段话:“徐斌老师是那样地执着。他上每一堂课都兢兢业业,他批改每一本作业都一丝不苟,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着关爱,他做每一件工作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勤于笔耕,不断总结。他读书勤写笔记,记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上课勤写教后感,记下自己的成功与教训,为自己积累第一手资料。他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已有200多篇……”是的,服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阅读此书中的《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数乘、除法计算能力实验研究报告》,《采用活动教学,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素质实验研究报告》、《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等文章,可以了解到一个老师如何在做课题研究。尤其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徐老师凭借一双慧眼,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推敲课堂的细节中寻觅着教学的智慧!

哲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又说:读书就是在读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读一段段宝贵的时光,在读整个大千世界。是一个分享作者快乐的时候。”如今,当我们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众多报刊杂志见到这熟悉的名字时,我们可以想象徐老师在用智慧搭建的数学乐园里,且行且思,洒下的一路汗水!

有一种精神叫服务!当我们静静欣赏徐斌精彩的数学课堂,品味他对数学教育诸多的思考时,不妨多多挖掘他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背后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青年教师以更多的启思。

我相信:《走近徐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一书,会让你领悟到更多的精彩!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