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有关数学情境的创设――特级教师钱金铎讲座摘要

有关数学情境的创设――特级教师钱金铎讲座摘要1
钱老师作了题为《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思考》的讲座。摘要如下: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学生的参与
        *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地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过程特征
        *学生能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
        *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
        *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帮助和鼓励;
        *学生学习内容具有适当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a、以内容思考学法              b、以学法定教法      c、以教法引导学法
 
       三、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研究有效教学的基础是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参与包括三个方面:行为、认知和情感
       *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有极其显著的相关
       *学生的行为参与对高层思维(创新思维)没有显著的影响
       *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对高层次思维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四、什么是教学情境
       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
       *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五、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学习材料或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情境的创设都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时间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 
       *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
       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并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
       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
        
       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讨论
       *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创设生活情境,变乏味练习为趣味探索
       *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在充分认识情境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
      另外,还要注意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创设情境决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节数学课也不能单靠数学情境来吸引学生,在现实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处理数学情境的生活味与生活化的关系,同时考虑在不同的年段中如何使情境创设的方法的序列化和系列化。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