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直观有效“支撑”
0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5
数形结合,直观“支撑”,能有效防止学生学习数学“一知半解”,防止出现“隔靴搔痒”的教学现象,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入木三分”。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5
数形结合,直观“支撑”,能有效防止学生学习数学“一知半解”,防止出现“隔靴搔痒”的教学现象,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入木三分”。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5
经验的确不等同于体验。就词性而言前者大多被作为名词使用,后者常常表现为动词;在汉语中前者被当作认识论的概念、知识或技能,后者则往往作为得到知识技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4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基本训练,铺垫练习,例题教学,总结法则,反复操练、形成技能。在这样的课堂上,“纯粹的计算”成了核心的内容,计算教学的目标围绕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4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意味着学习生活的真正开始,这样的转折,孩子能适应吗?孩子们第一次面对学习的压力,不少父母都为孩子上课屁股痒痒而焦虑,更为孩子注意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3
用微笑培育未来 学生们最喜欢她的笑容。 她的笑容真诚、灿烂、温暖,极具感召力。 她的笑容化解了师生间的隔膜,如一条春天的小溪,滋润、灌溉着孩子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3
丁杭缨,女,1969年出生,本科学历,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教育集团长青分校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首批名师培养对象。 1986年参加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3
认识丁杭缨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时日,到现在我已很难记起是什么缘由,更说不清具体何时何地和她相识的了。比起我的一帮教育界的老友,我与她交投的历史实在说不上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3
一、引入情景图:教练带六位同学训练羽毛球,一个月后,还剩下的情况如图,你有什么发现?生:一共剩下几个?生2:3位同学剩下12只,另三位同学剩下21只。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2
找 规 律 浙江省特级教师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丁杭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规律。(板书:规律)师:规律是什么意思?男孩子说(女孩子说)――生:规律就是图形间隔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2
丁杭缨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一根吸管剪成三段,头尾相连,会得到什么图形?二.展开1.反馈:三种不同的情况。2.思考:为什么其它2种围不成三角形?3.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1
关于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1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数学教育学习前苏联,推崇概念的严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这对数学教学特别是对数学教师钻研业务产生了长远的、积极的影响。但若强调过分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0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曹培英 “用教材教”时下已成为教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意上并无多大差别,但“用教材教”反映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40
吴正宪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39
曹培英:“图形与变换”的备课与教学
阅读()评论(0)赞 ()
admin 发布于 2020/01/30 21:13:39
曹培英: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阅读()评论(0)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