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统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刘必红(江苏省滨海县教育局教研室)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适合课型:较大规模的公开课。
活动目的:
l.让学生通过现场调查采访搜集有关数据信息。
2.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对统计图表进行解释说明。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实践能力。
4.在调查研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投影仪、模拟话筒、记录单、作图纸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同学们,今天许多外地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指导,大家想认识这些客人了解他们的情况吗?(想)那么,你们想知道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1)听课的老师来自哪些地方?各有多少人?
(2)听课老师的年龄情况。
(3)听课老师的身高情况。
(4)听课老师学校的学生人数情况。
(5)听课的老师有哪些兴趣爱好?
二、活动要求
同学们想了解的情况还真不少呢,我们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这么多情况,大家可以分组合作,用调查与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愿意研究第一个问题的同学就组成第一组,愿意研究第二个问题的同学就组成第二组……也可以单独调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可按省(市、县)统计人数,并绘制成条形图;第二、第三个问题可分段统计人数,并制成统计表;第四个问题可单独调查某一位老师所在学校的学生人数情况,再制成统计表。第五个问题可按文学、书法、体育、音乐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并制成统计表或条形图。
三、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方法。
每个同学根据自己要调查的问题,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组织讨论。
(1)用什么方法调查?
由于听课的老师比较多,小组内每个同学分工合作,运用采访式分头进行调查。
(2)怎样统计数据?
如用划“正”的方法统计各省(市、县)听课老师的人数、各年龄段老师的人数等。
(3)调查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准确记录数据,其次要抓紧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文明礼貌。
2.调查采访,搜集数据。
如,请问老师您来自哪个省(市、县?)哪个学校?你们学校每个年级各有多少名学生?
您今年多大年龄?并及时填写好记录单。
地区山东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人数年龄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以上人数
3.整理数据,绘制图表。
对每个同学的调查结果、数据记录小组先进行分析讨论、分工协作、分类统计;再由组长进行整理汇总,得出统计结果;最后每个同学独立制作统计表或在作图纸上绘制统计图。
4.展示图表,解释说明。
(1)各小组推选整洁、美观的统计图(表)分别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要求展示的同学讲行一些简单的分析解释。如,
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自山东、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各地听课老师的人数,其中江苏的老师最多,有60人;安徽的老师最少,为30人;江苏老师的人数是安徽的2倍。
(2)听课老师年龄情况统计表。
听课老师年龄情况统计表
年龄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以上人数1344605225238从这张表上我们可以知道年龄在30~34岁之间的青年老师人数最多,有60人,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师人数最少,只有8人。
(3)××市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级合计一二三四五六人数1813280292300320315306从这张表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该校四年级的人数最多,一年级人数最少,全校共有1813人。
四、活动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我们是怎样开展的?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调查与统计的方法去解决。在调查研究活动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数据,并能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五、课外活动
请同学们利用下周课余时间,调查统计全校1~6年级所有同学家里每个月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环保方面的有关内容,写一份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