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细微之处体现新理念~11―20各数的认识

细微之处体现新理念

11―20各数的认识

昌平区师范附属小学  霍志聪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只有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为了这个“好”字 ,我们在备课时就应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过程。例如21世纪教材“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11―20各数学生基本会读、会写、会排序、会比较大小,而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认数的重头戏,戏都没有了,还唱什么?但通过细致了解,我发现学生对11―20各数的组成知知甚少,对数位、计数单位、进率的概念更是一无所有,所以我把学习数的组成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在学习数的组成过程中渗透数位、计数单位和进率的一些知识。而读数、写数、排序、比大小等内容作为学生自由发挥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完成。

精心的准备,才能有好的效果。站在学生角度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是学生,对这个问题都可以怎样解答?我觉得这样做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有好处。不停的反思,才能进步。

一、         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所以,我就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本课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以“11―20各数的认识”研究为例,我设计了兔宝宝一家拔萝卜的情境,并制成电脑课件,能动能出声音。

师: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家忙碌过冬用的食品。兔爸爸和兔妈妈也带着它们的兔宝宝去菜园里拔萝卜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各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想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简短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感到自身想学,学习效率自然而然的也就得以提高了。

(复习旧知,10的认识)

师:我们先看看兔宝宝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们都来数一数(出示课件,散放的10个萝卜)

师:这10个萝卜都是同学们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不数能一眼看出是10个萝卜吗?那你能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个萝卜吗?

生: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多少?

:1个十

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力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         迁移学习20

师:兔爸爸拔了多少呢?兔爸爸说:“我拔了兔宝宝这样的两捆。”你知道兔爸爸拔了多少个萝卜吗?

生:20个(学生们不加思索地说)

紧接着我问了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就体现了差异,有的说一捆10个,10+10=20是计算出来的;有的说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2个十,所以是20个。这是迁移得出来的结果,是从计数单位角度理解的。但无论怎样,我觉得只要是孩子们自己思考出来的都是最有价值的。

三、         学习11―19各数

师:现在就差谁我们不知道了?

那兔妈妈拔了多少呢? 兔妈妈拔的要比兔宝宝的多,又比兔爸爸的少。谁来猜一猜,兔妈妈可能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14、16、、15、18……

师:你们猜得都对,这些数都有可能是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那兔妈妈到底拔了多少个呢?(电脑出示散乱的12个萝卜)大家看,这些萝卜就是兔妈妈拔的,快来数一数!

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学生都愿试一试,同样是告诉学生答案,但这样的设计更容易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师:这12个萝卜,要想让我们也一眼看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把其中的10个捆成一捆,剩下2根

    10个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剩下2个表示2个一。

师:1个十和两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你能把你猜的数像老师这样用小棒表示出来,让老师从你身边走过一眼就看出是多少吗?

(学生动手摆自己猜的数)

  师:(巡视 ,说出学生摆的数)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一眼就看出你猜的是多少吗?

生:10根为1个十,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摆小棒,说组成)

⑴、师:说一说19是由谁和谁合起来的?

⑵、师:如果老师再添上一根是多少?

生:20

师:又够10个一了,怎么办?(再捆成一捆)

       两捆是多少?(20)

⑶、师:20是由谁和谁合起来的? 两个十合起来是多少?(20)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1―20各数的组成。

四、写数、排序、比大小

1、写数

师:你们都会写这些数吗?快想一想11至20都有哪些数?“12”这个数在书写时,我们应先写谁?后写谁?

         我们先在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再写个位上的2,表示两个一。1个十和两个一合起来是12,所以12是由1个十和两个一合起来的。(板书:12)

师:下面你也从11至20这些数中任意挑选两个你喜欢的数,用水彩笔写在这两个放大的田字格里,看谁写的最漂亮!

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进行书写,我发现学生特别高兴,写的也特别认真,效果特别好。

2、              排序

师:你们能给这些数排排队吗?

⑴、从大到小排  ⑵、从小到大排  ⑶、按单数和双数排

3、找特殊数

师:11至20这些数中,你觉得哪个数比较特殊?

生:11、20

师:11由两个一合起来的,但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20的个位是0,十位上的2表示两个十。

4、 比大小

  师:能从黑板上的这些数中任意选两个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

写数、排序、找特殊数、比大小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十分轻松。这样学生学习的选择面加宽了,学习的自由度加大了,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赋予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新的意义。这种双向结构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即重组后的认知结构的清晰度、可辨别度、可利用度都比较高,这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都把学生推到了前面,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这样的细微之处,我们每节课都会遇到,只要我们稍微变换一下思考方式,放手让学生多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学生会有许多精彩的回答,处处迸发闪光的火花,学生才能获得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上才有更大的发展。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