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度量长度时的巧妙性

度量长度时的巧妙性

教学情景简述:

在教学度量长度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一般情况下用的都是比较短的尺子,我让学生度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我先让他们量课桌的长,立刻就有人说我不够长了,我叫他们再动动脑筋,一下子工夫,学生就想出办法了有的学生几个人把尺子连在一起(发现尺子首尾连起来不准确,结果偏长了),有的一段一段量再把结果加起来。接着我让他们量自己的腰围,有些学生也竟然用尺子一次又一次的去量,发现几次下来不是很准确,结果就有一个人提议用一条绳子围一圈再量一下绳子的长度这样最简单,其他同学纷纷对他的方法赞同,有的一一的量。不一会儿他们都比较准确地量出了自己的腰围。

反思:

1、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感悟、体验、消化后的知识才是真知。假设我直接教给学生怎么来测量的话,学生可能可以接受,但遗忘程度较高,而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遇到了问题,他们就会在错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开发,形成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生成了算法多样化。

2、我们的新课标倡导数学生活化,我们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生活服务,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课的知识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学习,而要活学活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动脑、动手。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他们会像喜欢活动课一样的喜欢上数学。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