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意外”的发生,意外的收获

“意外”的发生,意外的收获

――《小数除法》课例反思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但一直以来,我更多地认同教学的精彩在充分的准备中生成,在众多的喝彩中尘埃落定。因此,每在备课时,我总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充分预设,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但在一次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着实让我震撼,让我从心底发出感慨:善待课堂意外,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学生最容易出错,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不考虑“扩大的倍数是否相同”。为此在新授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强调且出示竖式计算“2.25÷1.5”作为巩固题,并指名让一位成绩中下生板演。过了一会儿我巡视了其他学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板演的学生还在慢慢地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2.25”的小数点划去,我刚想说:“怎么还犯这种错误!”,而这时,静观的同学已起哄:“错了!错了!”为了维持课堂纪律,我用手势示意学生们安静。其实,我也感到纳闷:在算理方面,我花了足够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商不变地性质入手,其他同学都非常明了,为什么你就偏偏先划被除数的小数点呢?接着,又出现了令我惊讶的一幕:他又把除数小数点划去,在5的后面添了一个0,接着演算的算式是:225÷150=1.5

其他学生有的用怀疑的目光盯着算式,有的用理解并认同的目光欣赏着。我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他,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妄下论断,也在为这位学生的创新思维感到欣慰。我接着问了其他学生:“你们的计算结果也是1.5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是。”这时,小闵同学站起来,补充道:“他的答案是对的,但他的方法是错的。因为我们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把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根据除数扩大的倍数,相应地扩大被除数的倍数,这里除数应该扩大10倍,被除数也应该扩大10倍。”我没有解释,而是用信任的目光示意板演的那位同学来解释。他用用不太自信的声音回答:“我把2.25的小数点划去是把被除数扩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才能扩大100倍,所以添上一个零,把1.5变成150。”我接着问:“同学们认为他的解释合不合理?” “合理。”小闵同学又问:“老师,照他这样想,不是所有的小数除法都可以转变成整数除以整数了?”学生们想了一想,回答说:“是的,只不过要注意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辩论的那位同学心悦诚服地坐下了,板演的那位同学,脸上更是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在激烈的讨论与争辩中,通过竖式计算“2.2525÷1.5”,让学生学会方法的择优。

这次课堂上发生的意外,使我对教授的这番话有了新的理解。我为自己没有指责孩子而感到庆幸,但这个差点让我铸成大错的“意外”足以让我心有余悸,我曾多次反思:,

一、民主和谐,让数学课堂充盈人文关怀

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则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功效。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是“共享”式的师生关系。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过程,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未成年状态”,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切忌动怒,要用理智驾驭情感,保持冷静。课例中,如果我急不可待,缺乏静心,将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才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生活过程中,学生才愿自由地伸展童真,老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二、彰显个性,给数学课堂带来无限活力

“将除数扩大与被除数相同的倍数”,虽然是与众不同的算法,但也是来源于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正确理解,来源于学生个人的思维习惯。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的智慧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擅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逻辑推理。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题策略、不同的心得体会。鉴于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要多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独到之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独特的个性得到张扬。课例中我给板演学生足够的时空与信任,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学一旦尊重学生的个性,课堂便呈现勃勃生机,给数学课堂带来无限活力。

三、动态生成,使数学课堂成就智慧飞扬

课程改革倡导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的情况,针对各种“意外”,如果我们置之不理或呵斥指责,这样只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创造力将被“抹杀”。源于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外”,善于发现“意外”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即使孩子真的错了,也不能责备孩子,只要我们从容面对,巧妙地改变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就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上述课例中,我面对“划去被除数的小数点”,没有指责或置之不理,而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以赏识的态度,顺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优劣并择优,使课堂生成“意外资源”,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课堂也因此成为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