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练习  

师:口算练习,不是问题吧?  

生七嘴八舌:没问题;小菜一碟;容易……  

师:先别夸口,要细心呀!  

出示:(学生进行口算)  

30÷6      11×8     72÷8       360÷9          

20×4      13×3      480÷4     40×6   

师:刚才这组口算题,同学们不但能正确计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这两道题呀,要求大家进行估算。28×32这道怎样估算,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把28看作30,把32 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大约等于900  

师:说得很好,11×71呢?  

生:我把11看作1071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大约等于700  

[意图:新课的知识点是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拓展。因而在新授前,引导学生复习一些简单的口算,估算,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一个过渡。]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神州5号的图片。  

师:同学知道这幅图片里画的是什么情景吗?图中的主人公的谁?  

生:这是200310月“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着的情景。画中的人物是杨利伟  

师:神舟5号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标志中国进入了太空新时代,中国已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能够独立实施太空载人飞行计划第三个太空大国。  

师:其实我国在1970年就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关于东方红1号,你了解多少呢?教师介绍:  

东方红1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它是一个十二面体,上面有望远镜、照相机、雷达等多种先进仪器。  

东方红1号运行速度特别快,绕地球1圈只需114分。  

[意图:通过介绍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增进爱国之情,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探索  

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投影图片。  

师:这就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绕地球一圈需要时间114分钟。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它绕地球5圈需要多少时间?10圈、21圈、35圈需要多少时间?  

师:这个同学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应该用什么计算方法计算呢?  

生:乘法!  

师:那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师:哪个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算式  

生:一圈需要114分,5圈就是5114,算式是114×510圈就是114×1021圈就是114×2135圈就是114×35  

(师随手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师:你说得真好,把思路说得很清晰。  

师:我们能直接算出“114×5”、“114×10”的答案,我们选择不能口算的一道,一起研究它的计算方法。  

师:你们能估计“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生:我把114看作100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  

师:刚才同学们想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估算的结果不同,但是方法是正确的,这充分证明估算没有唯一答案。那么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创造性的试一试,注意要自己研究,不用讨论。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生: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生:114×10=1140   114×10=1140  114×1=114  1140+1140+114=2394    

生:114×21=114×7×3=798×3=2394   

生: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重点要求介绍竖式的算理)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学生介绍后,再请一些学生进行复述、质疑。  

[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应用,这已为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奠定基础。因而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然后由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掌握方法。]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闯关练习。  

第一关  

1        1 3 5  

     ×    4 5      

                       

      6  7  5        ……(     ×        

   5  4  0            ……(     ×         

                       

  6  0  7  5          ……(     +        

   

第二关  

1、计算  

132×13      126×25       203×32        54×312  

学生练习后,教师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比较最后一题该怎样算简便。  

第三关  

1、不用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88×34=318        

350×70=2450      

   

2、火眼金睛  

121                               304  

   ×  14                            ×   28    

                                                 

     484                               272  

     121                                 68       

                                                 

605                                952  

学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第四关  

1、东方红1号每秒飞行778  

115秒飞行多少米?  

21分飞行多少米?  

第五关  

挑战自我  

出示情境  

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  

(1)  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  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与同学进行交流。(每台复读机原价160元,现价138)  

学生尝试解答,师进行讲解。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使学生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增进学习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师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意图:通过介绍本堂课的收获,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理巩固,而通过对自我、别人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课间里要认真的观察,聆听他人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热情。]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