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初,领导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在学期工作之余写出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来,而本学期初,更是提出了要写出一篇模式论文、四篇随笔。初始阶段,心中颇感烦恼,心下以为:我等并非专业的写作人员,况教小学数学多年,从未曾动过笔,笔头早已生疏,一篇都难写了,哪里还写得出这许多呢?有这功夫,多在教育教学上钻研钻研,不是更有利于教学工作吗?如此浪费时间地去抄、去剪、去写,岂非费时费力、劳心劳骨?可烦恼归烦恼,任务又非完成不可,唉,只好干呗!
从此,那些从来不看的、发下来就当垃圾一样扔掉的教育杂志、报刊、图书等就成了我时常留意的对象。或剪或贴、或抄或写、或看或记……,咦!怎么这么多的现象都与我们相似呢。瞧,在对待孩子的减负问题上,教育的态度问题上,在班级管理的经验方面,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课程改革方面……等等,就好象专门是针对我而来的。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呢,值得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从此,我越来越留意并喜欢上了看这些教育杂志,它不但使我明白了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为人师、为人母,也使我懂得了不少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了解了许多现代学生的心理动向和对老师的要求及期望……,渐渐地,我不再觉得烦恼了,反而有了一点想动手写点什么的愿望,正好又有任务,那就写吧。在这种压力之下,我写得非常顺手,抄抄记记、剪剪贴贴的就不说它了,仅本学期就完成了“利用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教学论文,并获得南山区数学论文竞赛二等奖;做了一年的班主任,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也颇有些体会,从而完成了“何愁桃李不吐芳”的工作论文,而在运用模式教学改革实验中,更是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完成了长达几千字的教学论文“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的能力”等等,不一而论,令我获益非浅。现在,不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而是觉得时间太不够用了,除去繁忙的教学工作,那些烦琐的班务工作花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令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写点东西,只能利用深夜的时间,所以,虽然每写完一篇,都有一点兴奋之感,欣赏之余也自有一番乐趣在其中,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太累了!毕竟这是一项非常用脑的工作,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作家”,可以一心一意的写作,仅仅是利用一点点可怜的业余时间,一学期要写出四篇随笔、一篇论文、加上为评估而上交的诸多材料,是否多了点?我们有繁忙的工作、有无法弃之不顾的家庭,有解决不完的学生问题、家长问题、自身问题等等,没有谁过问一下教师的精神压力,真正地关心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记者遭遇车祸,那是以身殉职,是光荣的烈士;法官和公安干警病倒了,那是为工作,全社会关心,连家属都光荣,可教师呢,累倒在讲台上的感人事迹又有谁能数得清呢?倒是极其个别的责罚学生的事情屡屡见报,甚至因为某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而轻生的责任都要怪罪于教师头上。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珍惜自己,那又用什么好的身体和精力去搞好教学,管好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呢?社会,应该好好地关心关心教师。
随感而发,没有针对,如有不敬之处,万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