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平中求实 活中求发展

平中求实  活中求发展

“乘法初步认识”案例

乐清乐成八小   张竹琴

一、   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展现了许许多多崭新的观念和思路,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的名词,使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五彩的绚丽局面。有人说:“如今的数学放多了,活多了。”可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旧大纲的优秀产物,也不容忽视,也要使它成为新课程的闪光点。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协调这两者关系,使两者都为我所用,使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踏踏实实,让这一对矛盾成为统一体――任重而道远。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起步,对于以后的有关解决问题中的乘法问题至关重要。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体验、理解乘法的意义;同时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乘法的意义。

二、课堂实录

(一)、实践,感知乘法。

1、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喜欢摆小棒吗?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

1:我会用小棒摆长方形。

2;我会用小棒摆三角形。

3:我会用小棒摆一座房子。……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摆一摆吧。摆之前有3个要求:

(投影出示)

1)图形一个一个的摆;

2)摆的图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3)用加法算式表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摆的图形一样的举手,说一说你摆了什么图形,加法算式是什么?

1:我摆了3个长方形,加法算式是4+4+4

2:我摆了5个三角形,加法算式是3+3+3+3+3

3;我摆了2把小伞,算式是4+4

……(生说,师把加法算式写在黑板的左边)

师:摆的图形不一样的请举手,也说一说你摆的图形是什么,加法算式是什么?

1:我摆的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算式是4+3

2;我摆的是一座房子和两棵树,算式是6+4+4

……(生说,师把算式写在黑板的右边)

2、观察比较、引导探究

A、分类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情况前提下,小组讨论)

生:左边每个加数都相同,右边加数不同。

师:具体说说左边的式子,学生说教师引导写下“几个几”

 B、体验

 师: 你能照样子编几个加数都相同的式子吗?

   (学生在本子上编)

 汇报举例:2+2+2+2+2+2   10+10   7+7+7+7+7

 同桌合作把连加算式表述成“几个几”

C、认识乘法

1引出乘法

师报几个几相加,生写下来: 36相加;56相加;1006相加

1:太长了。

2:太烦了。

3:太累了。

师:是的,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为了计算简便,我们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就如:4+4++4 34相加,可以写成4×3

2、认识乘号

“×”和“+”、“-”一样都是一种运算,名字叫乘号,读作“乘”

3、读乘法算式

4、写乘法算式

5、说乘法意义

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4表示这里的加数都是43表示12334

师:是的4表示相同加数,3表示有这样的43个,就是4的个数。

也可以写成“3×4

D、强化

1、把其他的同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并比较乘法与加法的算式,有什么感想?

1:加法长,乘法短。

2:加法烦,乘法简单。

2、右边的加法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生:不能

这样的算式今天这节课暂时不研究。

(二)            巩固练习。

1、          基本练习

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

2、          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这么好,老师真高兴,老师用掌声表示对大家的祝贺。×××   ××× ,老师拍了几下?

12

生:不对,

师:有道理。

3:把“下”改成“次”就可以了。

4:是的,老师拍了2次,一次是3下。

师:那老师拍了几个3下?

123下,算式是2×33×2

师:××  ××  ××  ××这次老师拍了几下?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42下,算式是4×22×4

3、综合练习

出示主题图

师:图上有什么?(别说)

图上的信息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并让你的同桌猜一猜你的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游戏?什么物体?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

(三)            应用数学

1、出示羚羊感冒胶囊,上面也有一个乘法算式:2×10粒,

师:你知道里面的药是怎么放的吗?

1:有2行,110粒。

2:有2片,1片有10粒。

(师拿出实物展示)

3、          出示一包纸巾,上面也有一个乘法算式:3层×10

 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一张有3层,一共有10张。

4、          生活中,你能举出几个可以用乘法表示的例子吗?

生:一个教室里有3个电风扇,那么二年级4个班里一共有3×4个电风扇。

……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感想?

三、   反思

这堂课上,学生兴趣高昂地投身于自己主动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通过摆一摆、举一举、说一说,尝到了学习的喜悦。

1、重视基础知识、技能,使学生能动地运用知识。

不管是旧大纲还是新课程,在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我们中国向来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众多国际比赛中,我们都以这些知识和技能取胜。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十分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教育决不是一无是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是我们这次课改的应有之义。

在本堂课中,始终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重要位置。课的一开始,摆小棒引入相同加数相加,然后让学生体验这些式子,并举出如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式子,再报听写几个几相加,直到1006相加,写起来比较麻烦,从而引出“乘法”。这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2、关注学生,使课堂动态生成。

在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说裁缝的对象是衣料,品酒

师的对象是酒类,舞蹈家的对象是乐曲的话,那么教师的对象则是学生。值的思考的是前面的对象都是“物”,而最后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人”,富有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态生成的特点。即每一堂课都应当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就如这堂课中,在新授内容结束后,我一方面用鼓掌表扬学生学的好,另一方面也利用这鼓掌让学生体验乘法处处在我们的身边,“×××  ×××我拍了几下?”旁边的一位学生举起手,平时他最不爱发言,学习成绩也教落后,看到他举手,我高兴极了,立即抓住机会让他回答。“老师拍了2下”,顿时,课堂上马上有人抢答“错了,错了”,我示意其他同学安静,尊重别人。他结结巴巴的说:“是,是2下”,然后重复刚才我拍手的动作,这时,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说“有道理”,有同学也说“有道理,可是要把‘下’改一下”,我马上说“改成次好吗?”大家都说好,就势问:“一次几下?”“3下”“那2次呢”“23就是2×33×2”。纵观整个教学片段,教师对学情的敏于观察,善于思考,有价值的引导,才能产生这动态的一幕。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教师也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正符合了新课标所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联系生活数学,使学生具有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

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如新课标所言: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教材。

    就如在本堂课中,拍手列算式;药盒、纸巾上的乘法;主题图中的数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乘法等等。特别是药盒、纸巾上的乘法,更是让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