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谈开放的课堂教学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沈坤华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学生被动学习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弊端之一,学生被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从属地位,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益低下。怎么样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看成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在迫切需要之下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益。

    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因为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探索的主动权,学生就有可能会学得更主动、生动。开放的课堂教学怎么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笔者作了一些尝试,现谈点管见,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引导学生探索,激发主动学习
    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只朝心目中的一个方向去寻找答案,应该在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使其对结果作出大胆的猜想,在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需求时,再引导他们去探索,从而碰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除法与分数的关系:3÷4=( )/( ),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出示3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用剪下的拼成,得出3÷4=3/4。这样的教学方法指向性单一,学生思维含量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可以作这样的调整,根据1÷4=1/4,让学生大胆猜想:3÷4=(3)/(4),对不对呢?正当大家为此疑惑、争议时,教师启发,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想?学生想了许多办法来验证3÷4=3/4,包括上面说的一般方法,效果较好。

    像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并不发号施令,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当学生发现问题,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时,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地探索,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其探索的主动性,等到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成功感也会特别大,这对于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内驱力,很有必要。


二、把握开放度,激励主动学习
    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即课堂教学的开放要注意数量界限,超过一定的界限,就要引起质变;而量变离这个度太远,则达不到教学目的。这个开放度必须以是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为目标。

    例如,教学“画一条直线将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图形”这一内容,(1) 教师要求学生尝试,汇报如下(见下图);(2) 教师引导: 你们能把所有分法都画出来吗?学生进一步探索,画出许多不同分法,并且总结: 可以分别分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但是画不完;(3)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问: 为什么有无数种分法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情绪激昂,又进行深入思考,小组合作研究,师生共同探究,终于发现,不管哪种分法,这条线都经过长方形的中心点。

    一般说来,像上面(1)、(2)两个环节,大部分教师也能做到,能注意学生的尝试,以及让学生充分发散思考。而对于学生的问题,则有两种不同的对待方法: 一是教师就此收住,不再往下挖掘,这样,课堂教学的开放度没有达到,不能算完成教学目的。另一种教师会如上所述,马上抓住时机,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把握开放的最佳界限,做到放得恰当,收得及时,提高学生思维的含量,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整教学方案,促进主动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务的思想,把课上活,而不能死扣教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接受力,对教学计划作出及时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学得主动、生动。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年、月、日”时,对学的基础估计偏高,全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结果,学生在二月份天数这个难点上卡壳了。根据学生的反馈,那位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安排,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年历,分组列表调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讨论,顺利解决了难点。

    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过程,及时调教学方案,把教案用活,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育家杜威说过: 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可见,教学过程关键要看学生是否“用力”,主动了,一旦主动学习了,那么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只能是“引导者”的角色,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综上所述,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只要把握好开放度,随时随地调整教学方案,恰当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不断提高,学生会学得主动、生动、轻松,学习效益也会不断提高。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