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市星辰实验学校 窦韶英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例1
教学现象:
(说明:课本上的例题,很大一部分是一些条件充足、问题明确的标准习题,虽有简洁的优点,却相对单一、封闭。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例1时,我以例题为基本内容,作了些变形的处理,把枯燥的内容变得学生感兴趣些,把远离生活的内容变为贴近生活,把封闭的形式变成开放的形式,在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是我对例题作的变形处理:)
明明家开了一个小商店。星期天,明明正在帮爸爸站柜台卖东西,这时来了一位阿姨。
阿姨:“小朋友,我买3支铅笔,2个乒乓球和4千克苹果。”
明明:“铅笔每支5角,乒乓球每个2元,苹果每千克5元。”
阿姨:“请你开一张发票吧。”
同学们,下面是发票的第一联,你会填写吗?
江苏省常州市商业销售发票
购货单位: 年 月 日
商品名称 | 单 位 | 数 量 | 单 价 | | |||||
千 | 百 | 十 | 元 | 角 |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民币(大写) 千 百 拾 元 角 分 | |
收款: 开票:
评析:
这道习题虽然没有课本例题那么精练,但却有例题所没有的许多优点:(1)它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题中的生活情景学生很熟悉,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因此学生对它的理解不会有困难。(2)如果把这道习题当作一个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问题所蕴涵的知识量(数学知识、商业知识、税务知识等)却是很丰富的。学生通过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学到的不仅仅是某一个数学方面的知识。(3)作为一个标准的问题,应该具备充足的条件、完整的问题。这道习题的条件充分,问题却不明显,显然不象课本中的例题那样,条件和问题一一对应,具体明确。它需要学生去挖掘问题,组织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意识。(4)题中“发票”有“单位”一栏,它对帮助学生理解“单价”很有作用,也更符合实际。比如买铅笔,以“支”为单位,则铅笔单价是每支5角;如果以“盒”作单位(1盒10支),则铅笔单价是每盒5元。如此对比讲解,学生就能较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单价”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