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湖北省秭归县长海希望小学 谭支翠
学习数学也要注重阅读,数学课与其它科目一样也有自身的阅读技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初始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无论是计算题,还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都存在着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阅读,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审准题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
一、读顺序。
如:903-500÷4这个算式,学生在计算的 时候,有的学生先算减法,再算除法,除开对基本的算理不明白外,关键是缺乏一个良好的读题目的习惯。这个时候,我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读一遍,说一说运算顺序,同时出示(903-500)÷4也让学生读一读,看看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提醒他们注意,像这样的关键字“差”,要很好的理解,说明了什么?这样通过读,找两者关键词,比较,学生便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二、读关键词句。
文字叙述题也是一样,特别是“和、差、积、商”,诸如这样的字眼,让学生在熟读中体味,用什么计算方法,包括括号的使用,这样整合了计算题和文字题,二者相辅相成。计算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如:25与25 的和除以4得多少?
首先读题目,再看哪几个字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和、除以),然后理解谁与谁的和?和是什么运算计算的结果?谁除以谁?最后列式解答,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实际应用题也是一样,我要求学生按照读――找――想――解答――验证的步骤去完成,如:幼儿园买回5袋苹果,每袋重32千克,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得多少?
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学生读题目,知道条件――5袋苹果,每袋重32千克,问题――每班分得多少?找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平均,分析从问题入手,找到什么条件,怎么解决,这一步至关重要,要求每班分得多少,就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几个班,继续看所需要的条件中是不是还有间接的,如果有就要把它们找出来――一共有多少苹果,阅读解决这些问题后,列式计算、验证就不是问题了。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阅读,一是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三是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运用例子解决实际问题同样如此。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久而久之,获益那是必然。
我想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它是自主探究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胸中有”竹”,就决不会对数学望而却步。
2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