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邳州市实验小学  吴荣安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1)优生早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无所事事地等待着小组交流,后进生面对着探究问题苦苦思索,心神不定地担心小组交流的开始,学习资源配置高耗低效;(2)组内交流时,优生拥有话语霸权,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而后进生望洋兴叹,等着优生的米下锅,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演变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3)全班交流时,优生抢先抓住发言的机会,博得满堂彩,后进生无奈沉默寡言,难有露脸机会。凡此种种,只是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学生学习效果两极分化愈加严重。这显然有悖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目的。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给予关注和关爱,让他们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里,实现学习上的不同发展,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参照实际需要,构建动态的合作小组

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决定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没有哪一种小组合作形式可以适用于一切学习活动。所以我们组建了动态的合作学习小组,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人际交往等,将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异质合作小组。组内优、中、差生组合,组际实力相当。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帮助。

2、同质合作小组。组内学生学习水平大体相同,组际学习能力悬殊较大。-优合作,更能进行一些挑战性学习,实现跨越式发展。-差合作,每个成员学力相似,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提高。

3、自由分组。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团体。让学生根据所在的小团体,自己来选择学习的伙伴。这样,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设得氛围是宽松的,成员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缩小知识位差,指导后进生超前自学

由于各种原因,后进生的知识结构断层多,夹生情况多。针对后进生的知识缺陷,我们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后进生在课前预习。一开始给出预习提纲,并作必要提示、指导,然后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读读、想想、算算、划划,进行一些尝试练习。在发生疑难的地方打上,查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力求对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后进生预习后,教师要及时检查预习情况:自学得怎么样?提出了哪些问题?暴露出哪些问题?对于与新知紧密联系的旧知一定要后进生理解、掌握,必需的技能要形成,必需的思想方法要领会。对于有关新知的疑问,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后进生经过及时查漏补缺,初步感知新知,能够与优生站在学习新知的同一起跑线上,树立合作探究的自信,增强合作学习的实力,使合作学习更有质量、更有成果。

三、关照学力差异,张扬个性化的独立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力情况,设置胖瘦不一的小组学习提纲,各组学生自由选择探究的路径,也可以自己摸石头过河。教师在加强对后进生指导的同时,及时调控其它同学的学习。这样各类学生都以各自适宜的速度和方式,以自己固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展开主动的建构活动。

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以下三种小组学习提纲。

(1)能独立探究的尝试探究,

  试一试你能否用其它方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2)独立探究有困难的,可参考下面研究方法:

操作:把圆形纸片割拼成近似长方形。

比较归纳:

圆割拼成近似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

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圆的面积怎样求?

(3)经过独立努力还有困难的,可以自学课本,

也可以主动寻求他人(老师和同学)帮助。

提纲推导过程各异,思路拓展,释放有余力学生的潜能,提纲比提纲有较多帮扶因素,适合中等生水平,提纲让后进生拄着拐仗向导的帮助下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后进生的探究能得以进行,更为有效。

四、彰显互动互助,打造和衷共济之舟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认识到他们与小组伙伴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小组其它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取成功,认识到评价的标准是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以个人的表现为依据,奖励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使各小组构建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发展学生间的友谊和亲社会的行为。小组成员还要认识到每个人必须尽职尽责,不能搭便车

在小组讨论中,要求人人参与讨论,并懂得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小组中每个人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它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教师鼓励优秀生对后进生提供帮助,互教互学,为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组际交流时,各小组抽签决定发言代表,打破原来优秀生的垄断地位。并以发言代表的进步情况来评价该小组完成目标情况,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度倾斜、倾情偏爱,让弱势群体真正参与,公平合作,乐于交流,善于表达,使教育的绵绵细雨不断沁入他们的心田,滋润他们干涸的灵魂,为他们在新课程的征途上架起理想的彩虹。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