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

  邱学华
 

  [按] 尝试教学实验研究从1980年开始,经历20多年,从实践层面上,从一个实验班发展到全国60多万个实验班,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从理论层面,从尝试教学法升华为尝试教学理论。本文反映了这一发展过程。

(一)酝酿阶段

“教师不先教,先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我头脑里已酝酿很长时间了。

  1951年,那年我才16岁,在省立常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毅然离开学校到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了。当时跟着老教师上课,用的是满堂灌的方法,教师要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还要讲深讲透,学生都听僵了,点头了,然后再去做练习。这套教学方法,教师讲很辛苦,学生学得吃苦,成绩又平平。这套传统的教学方法能不能改呢,当时年轻,既缺乏知识,又缺少经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1956年,我考进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深造。农村小学教师进了大学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如饥如渴地学习教.学理论,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吸取营养。发现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虽各有特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毕业后,留校当助教,一边在大学教小学数学教学法,一边到附小搞教学实验。我和附小教师一起试验,“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这是尝试教学思想的雏形,但那时政治运动不断,无法搞系统的教学实验,后因“文革”而中断。

(二)初试阶段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打碎了套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文革”中,我离开华东师大到了江苏深阳农村当了中学教师后又任深阳县师范学校教师,“文革”后回到家乡常州,在常州师范学校办起“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骨干教师。“学生能不能在尝试中学习”这个思考已久的问题,重新在我头脑中浮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我,时机已经成熟,我决定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来证实这个大胆的设想。   这一新教法起什么名称,曾想用“五步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引导发现教学法”等,都不理想。早晨骑自行车上班,是我思考的好机会,早晨空气新鲜,心情舒畅,许多好主意都是这时想出来的。一天早晨,在自行车上我忽然想到,就起名为尝试教学法。“尝试”两字在中国通俗易懂,而且能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 能够区别于其他教学法。

(三)挫折阶段

  正当我沉浸在试验初获成功的喜悦中,竞想不到意外的打击已经来了。1983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上,一位小学数学界权威人士公开指责说“不要提这个法哪个法,小学生还能自学7”大家心里明白他指的是尝试教学法。在教育杂志编辑座谈会上,他更露骨地指着《福建教育》杂志社陈笑睛同志说:“你们《福建教育》不要乱发表文章,要跟中央保持一致。”这顶大帽子真够厉害的。

  这位权威人士的话当成“西安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国各地。一时间尝试教学法受批判了的消息不径而走,各地试验纷纷下马,有些教育杂志社也不敢发文章了。在江苏情况更糟,一位参加西安会议的江苏代表,在江苏各地传达“西安会议”精神,宣传“小学生不能搞自学,尝试教学法是错误的”。于是,江苏大部分学校的试验都下马了。在常州,原来反对尝试教学法试验的同志找到了“理论依据”,讥笑说,邱学华想创造新教法,异想天开。“邱学华犯错误了,”……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教育局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他们排除干扰,坚决支持我的实验研究。1983年4月,我被任命为常州师范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底被授予“特级教师”的称号。用事实证明,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实验,邱学华没有犯错误。

  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包括教师和教研员)并没有理会权威人士的指责,他们相信实践的效果,尝试教学法以其观点鲜明,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赢得大家的信服,试验范围不断扩大。广大教师的积极支持,这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育理论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促使尝试教学法从理论上站住脚,推动尝试教学法走出困境得以发展。
  尝试教学法终于顶住了权威人士的压力,走出困境,能够继续发展。

(四)发展阶段

  1985年4月,由24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有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代表参加,《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十几家报刊杂志社的编辑都到会采访报道。会后《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刊登了报道:“常州等地开展小学教学尝试教学法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各地教育杂志社都作了相应的报道。这次研讨会又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

  为此我决定写一本专著:〈尝试教育法》。当时工作十分繁忙,既要当校长,又要搞研究,我只能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写作,对我来说已没有星期日和节假日,就这样前后将近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本著作,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命题,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89年举行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尝试教学法》一书竞获此殊荣。
  
  1990年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教育会议(RCME),我在大会上宣读尝试教学法论文,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我和日本片桐重男教授在一个小组内,并共同主持会议,十分令人高兴。台湾数学教育界朋友第一次来大陆参加会议,他们把《尝试教学法》一书带到台湾,向台湾的师范院校学生介绍。屏东师范学院黄金钟教授还亲自在一些学校试用尝试教学法并获得成功。尝试教学法论文译成英文、德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1992年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六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中国新闻社记者以“中国历经十年研究和实验,尝试教学法推广已获实绩”为题,向海外作了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地纷纷来信,大都是华侨或华裔教师,有的要求进一步了解情况,有的要求索取资料。1993年,我应邀到日本讲学,着重介绍了尝试教学法。我为我国自己创造的教学法逐步走向世界而感到自豪。

(五)提高阶段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又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尝试教学法在中小学各科都呈现积极的效果反应,是否受一种教育规律所制约?”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实验,后发展到语文、常识等学科,又从小学发展到中学、大学,又从普教发展到幼教、特教、职教。实践充分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萌发出把尝试教学法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的设想。提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的研究课题。
  这项研究得到国家教委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支持,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列入“八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使尝试教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航船又开始起航了。
  我是教育系毕业的,深知构建一种教学理论的艰巨,我并不奢望当什么教育理论家,只想把十多年来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能够总结提高,对国家对人民有个交待。我读过许多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教育文明史深感自豪,也为近代教育照搬照抄外国而羞愧。直到现在,有些人只相信外国人,总看不起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东西。我国是十多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还有两干多年的教育传统和经验,难道就不能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走一条创新之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   1996年10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的全国协作区第八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同时举行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的专家鉴定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委派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进行鉴定。   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尝试教学法已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

(六)思考与启示  

  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前后经历了17个年头。回首往事,心潮澎湃,虽尝尽了甜酸苦辣,但终于取得成功。
  我从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教师,后当过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从教已40多年了,建国后的几次教学改革都经历过。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许多教学实验大都半途天折,自生自灭,而尝试教学法试验能坚持近20年,并得到大规模发展呢?这值得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从中得到启示。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尝试教学法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条件

  4.教育理论研究要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教育科学研究的周期长,前面的路还很长,尝试教学理论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
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条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以上是摘要,全文见《尝试教学新论》第1-5页)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