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在“说、讲、评”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单位:哈尔滨市热电学校   姓名:李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五年的实践工作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往往不习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总在等待老师去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而“说、讲、评”课活动,就是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时机。

一、在“说、讲、评”课中充分体现“问问题”的重要,使学生学会“问问题”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体现教师设计意图的重要环节,因此,设计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及理论依据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问题”的因素。质疑问题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说、讲、评”课中,教师应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强的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好“说、讲、评”课的各个环节。“学答”并非“学问”,当然,“学答”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学问”才是真正了解掌握深层的东西,如事物的内在结构及规律,这也正是我们每一堂课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在“说、讲、评”课过程中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大多数教师在“讲课”这一环节中都遇到同一种情况,就是大多数学生只会随波逐流,不敢独立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只会模仿,不会想象,最好的学生也只会死读书,这不能怪学生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早就被我们的教育方法千方百计剥夺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到哪里都一样,答案务求标准化,与标准答案不同的就是错的,因而学生整天忙于背固定模式与标准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又哪里有问题产生?“说、讲、评”是我区创立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模式,不妨从这里开始来探究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1、在“说、讲、评”课中从“答问题”中学会“问问题”

通常教师将学生回答的问题来作为检查是否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讲课”中问题设置的好坏是能否激发学生有效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指标。教师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考兴趣,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位置,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通过问题的解决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且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使学生通过层层剖析,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有所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模式也有所了解,他们就会模仿着提出问题,这对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正面引导作用。例如:在我校“说、讲、评”课活动中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我设计如下问题:

1)长方体有多少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大小有什么特点?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度有什么特点?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有多少条棱?这样引导提问学生,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地学会长方体的有关特征之后,问:“让你自己学习正方体,你可以通过哪几方面来学习?”启发学生模仿运用,提出类似问题来自学该部分内容,掌握有关知识。

2、在“说、讲、评”课中“问问题”的一般模式

老师“问问题”,要通常设计一些:

1)“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理由是什么?”(可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过程)

2)“你还有别的办法吗?”(求异思维)

3)“你有更快捷的方法吗?”(联想、发散、创造)

4)“你自己认为哪点正确,哪点有问题?”(自我调节、自我纠正)

5)“与上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对比与联系)

6)“如果要这样的话,要这样改动?”(假设想象)

7)“你能总结这类题的做法吗?”(抽象概括)

“说、讲、评”课活动是提高和展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舞台,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试验基地,我们平时假如都能这样做,学生自然潜移默化,学会向老师和同学发问,而在向老师和同学发问时,自然把学习内容引向深入,何愁不能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三、在“说、讲、评”课中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

1、在“说、讲、评”课上要给学生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尽量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是启发学生积极提问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课上给学生质疑发表意见的时间,一般是35分钟,课堂上解决不了的课后再解决(平时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坚持这一环节)。

1)在“讲”课环节中教师自己要有和善谦逊的态度和情感,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提问的信心。

2)要耐心倾听学生发问,对问题可以尝试让其他学生回答,让学生说服学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学生回答不了的,再引导回答,不要一听到问题就马上给出完整答案,假如这样的话,学生会想:我怎么会问这样简单的问题呢?打击学生再次提问的积极性。

3)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乐于提问题,消除不敢发问的心理障碍。

4)学生的大胆发问,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及鼓励,让他们从中感受喜悦,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

2、在“说、讲、评”课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怀疑感

具有好奇心的人往往有寻根问底、寻找满意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会激发他们的智力活动,使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还能使其遇到挫折时,坚持到底。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它有助于让学生参与新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了解公式、关系的来龙去脉,加强理解,而怀疑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科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

3、“说、讲、评”课应注意鼓励学生创造性提出问题

我们在“说、讲、评”课设计中要克服整齐规划的刻板思想,鼓励学生拔尖和个人突出,特别对敢于幻想的要给予鼓励,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他们今后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发展,下面我讲讲在教学中的实例:在学习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回归课本质疑解惑,在看完课本后,有一名学生提出:“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那么能被5整除的数叫做什么?不能被5整除的数又叫做什么?”多好的问题呀,首先我对该学生的钻研精神马上给予表扬鼓励,并带头给这个同学鼓掌,然后让其他学生都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学生除了进一步掌握了自然数按照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两部分,还明白了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5整除这一特征。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知识,而且发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新知识。同学们充分享受到积极思考的乐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提问的同学也更多了。

经过努力,我的学生已经善于发现提出关键问题,其中不无一些尖锐、有创意的问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问题专家”,大有和教师“试比高”之势,很欣慰自己的劳动已初见成效。

“说、讲、评”课是我们教师互相学习、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展示教师才华、魅力的舞台,也是每一个新想法,新创意的试验基地。“说、讲、评”课的创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谓大有益处。因此,我和我的学生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共同迎接下一届的“说、讲、评”课活动。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