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评课”

哈尔滨市量具刃具厂子弟小学校   陶伟平

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一定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这一次深刻而彻底的变革必将冲击到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必将冲击到“评课”的原则与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评课”更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不仅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而且在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让学生运用手工课上所掌握的“剪纸”技巧,剪出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剪了一副眼镜;有的学生剪了一架风车;还有的学生剪了一棵圣诞树……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不仅充分体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而且更充分地使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注重教材内容自身的综合和学科之间的整合,因此,一节好课更应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然,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要靠教师不断钻研、探究,才会寻找到创新的途径。

二、新课程改革中的“评课”还要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它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的学科,它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如果再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一定会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比如《蝙蝠与雷达》一课,蝙蝠到底什么样子?雷达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学生无以知晓。教师备课时通过信息网就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蝙蝠与雷达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既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另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情境化,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一条自我实践,自我探索的有效途径。所以新课程改革中对一堂课的评价少不了对这节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运用是否合理的评价。

三、新课程改革中的评课更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师生间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体现课程改革的真谛。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过程。理解和体验生活,探究与创造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要发挥教育的中介作用,构建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

我国传统课程内容的设置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那么,现在课程改革的步伐已越迈越大,越迈越迅速,我们就不能再固守老传统,要让生活走进课程,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经验和儿童的生活,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愉悦,形成鲜活的个性,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人的生命过程是在不断探求有价值意义的生活方式中展开的,我想:“说讲评”也应在不断探求中逐步成长,而我们的“评课”更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每一节课而喝彩。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