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评课为议课
评课拉大了评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之间的距离。评课教师言重了,授课教师会无地自容,甚至难堪;评课教师言不由衷,又变成“忽悠”同行,不负责任。议课能让教师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共同探索。在议课过程中,教师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想、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变评价为切磋
许多学校的听评课都带有功利性,多以甄别、评价教师为主,领导、教师的评价关系到授课教师的切身利益。而一旦我们把听评课的目标定为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那么教师就会抛下思想包袱,热情高涨,畅所欲言。
变评课者先讲为开课者先讲
评议课时,我们可以先让授课教师谈一下自己的备课构思、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情境材料的选择等等。通过自我解剖,既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克服逆反心理,又避免其他教师对问题的重复,并且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变言谈为笔谈
集体评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结果。而改为笔谈,即每名评课教师将意见写在一张《听课反馈表》上,最后由教研组长将各类意见汇总后,交给开课教师。这种方式可以让开课教师经过认真学习、反思后,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变问题为课题
开课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往往是共性的问题,为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研的目的,学校应建立“问题档案”,将某些问题作为阶段性校本课题来研究、探讨,让全体教师都来参与,个个成为课题的研究者。通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对问题进行追踪研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