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沙河学区     李志欣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几何图形教学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教法:   

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合;   

②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①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②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件出示 “神七”发射实况  

2、谈话引出课题   

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引出学习的内容。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神七”发射的情境,在学习新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怀着由好奇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直接切入主题:   

对于梯形的面积你们打算怎样找到它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探寻知识的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为新课的展开起好前奏。〉   

2、动手操作前让学生先对梯形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可有意识地参加到小组中去合作、辅导〉   

4、分小组展示汇报,教师深化点拔。   

教师板演推导过程。  

5、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 S=a +b)×h÷ 2   

6、应用公式,尝试计算梯形面积 (出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   

〈这一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自去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提出假想,共同探讨,互相验证,更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的过程,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学习例3   

1)、借助教具演示,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2)、弄清渠口、渠底、渠深各是梯形的什么?   

3)、学生尝试计算横截面积。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高潮,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深化,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请两名学生板演。  

2、课件出示练习题。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反思体验   

回想这节课所学,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谈学习方法,教师小结强调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