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加深的教育危机感和科技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动了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本质的任务是为受教育者打下受益终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现代教学方法的要求是:不应"奉送"真理给学生,而要交给学生得以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不应将先人的知识奉为一成不变的结论和规则,要学生去牢记去执行,而要引导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创造思维的过程……我们坚信,在教与学中,只要抛弃拼时间拼体力的蛮干,而将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实际,优异人才将成批涌现。
数学是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只要通过科学训练,就能挖掘每个人蕴涵的内在潜能。钱氏"心动数学"培训旨在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训采用师生互动式情景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或提出富于吸引力的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悬念,使学生入迷,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身发展,从而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
国家强盛,需要人才!民族振兴,需要人才!为了培训更多的尖端人才,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特面向社会进行培训实践活动。
钱教授认为当前的数学教学,强调静态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命题、算法、解题技巧等),注重对数学结果的理解、记忆、巩固和简单再现。这直接导致了对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分重视,我们无可否认此二者的重要地位。但在实践中过于重复的进行某些固定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思维固化,在以后的学习中缺乏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和独立自学的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钱教授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作为补充。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并不矛盾,强调在课堂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逻辑推理能力,进行科学实践,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处于主要地位,而是在对事物的探索过程中进行。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同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数学是一门枯燥的纯思维性的学科。但数学中一样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提出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来向学生发难,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悬念,朝思暮想,使学生入迷,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其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灵活运用递推,类比,归纳等多种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万事万物是灵活多变的,绝没有一定之规,在解决问题时,也不会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不一定,但考虑问题的思路却是有章可循的。钱教授正是从此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同学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创新能力,任何的知识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想象力更为重要,只有想象力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同学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后,创新思维就成为更重要的目标。在钱老师的教学中时时刻刻注意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对学生的独立思考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新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且逐步锻炼了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甚至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科研打下了基础。
钱教授整个实践分为两个时期:西安和广东潮汕地区。
第一个时期是在西安。最早一次试验是从1978年夏天到1979年春,为期一年。共有14名学生,均是从西安83中(非重点)的初二学生中随机选取。集训是两周一次,每次4个小时。开始时对同学的要求很简单:1、要求学生保持原有的兴趣;2、在学校的学习要保证各科的及格。
1979年春,三名同学以初三学生的身份,参加高中数学竞赛,从校选拔到市、省的竞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赵刚同学获得了西安市的第一名,在随后的八省市的联赛中获得了陕西赛区的第一名。
小组同学在高中阶段参加了西安市的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获得了数学第二、物理前两名、化学第四的好成绩。小组同学三年后参加高考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一名同学成为当年的陕西省理科状元。所有人现在全部获得博士学位,11人在国外,有一人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得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
钱老师还对少数优异学生进行了个别指导。
荆秦,西安85中学生。钱老师在工作之余,对她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并被选为6人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1986年华沙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银牌,在这一届的所有的女同学中成绩最好。高中毕业进入北大学习,现在美国。
汪建华,87年在初中联赛中得奖后,登门拜师。此后每个假期都接受钱老师的辅导。从基础数学知识入手,进行数学方面的训练。最后在90年参加了北京的31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了满分金牌的好成绩。后进入南开大学学习,现在美国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第二个时期是在广东潮汕地区。1993年在潮州市教育部门的极力邀请之下,钱教授再次对中小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指导。此次的培训包括潮州各区的80名学生和40名老师。
培训从年初到5月初,最后选拔出3名同学参加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华罗庚金杯赛。并在67个队伍中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中一位来自农村的孩子获得了个人的第四名。
两年以后,为了推动基层的教育,给孩子们一个提高的机会,钱老师再次采用相同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训,组队参加在浙江金潭举行的第五届华罗庚金杯赛。此次比赛,97个队中潮州市代表队获得了团体的第四名,一至三名分别为武汉、北京和金潭。四名同学分别获得个人的第5、8、12和29名。
2000年钱老师受北大附中汕头分校的邀请,针对一部分来自民办学校的同学进行培训,虽然同学的起点比较低,但当年参加全国初中联赛,8人参赛7人得奖。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衡量教育教学的标准是什么?
钱教授:老师教、学生学的目的是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提高。只有这一个目的,仅仅是为了同学的提高,而不是为了名目繁多的考试、竞赛。也不是为了横向比较时,优于别人的排名。分数、排名只是教和学的一个自然结果。通过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发展了,自然的结果是分数的提高。分数的排名是人为的,是主观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考试、学科竞赛的成绩是相对的,是人为设定的。例如在小组中,比较弱的一个同学高考时成为高考的状元。另一个潮州的同学在培训中表现非常出色,但在第一次的竞赛时,由于年纪太小,而不能参赛。他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却不能用成绩来证明。2年后在第五届的比赛中该同学获得了个人的第八名,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自身发展快,提高幅度快,自我感觉好,就是学习的成功者,分数、竞赛成绩等等并不重要。
学习如同进行体育锻炼,目的是提高自己体质,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掌握某一种体育技能,并不是去为了参加某种竞赛。忘记了教学的目的,会导致教与学的各种失误。
如何看待人的智能差异问题?
钱教授:尽管智能差异远不象身体差异那么直接、外露,但同样客观存在。我们不会让体能差异很大的人去比试力量,也就同样不能让智能存在差异的学习者去承担同样的智力活动,并作同一要求。人的智能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异甚至很大,这个客观事实必须承认,并且尊重。不能按照在不平等的要求下获得的不公平的结果去宣扬,去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智能的差异的忽视和偏见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要讲一些有损孩子自尊、自信的话。学校的教学不要去公布成绩的排名,要淡化横向的比较,要尊重差异,鼓励进步、表扬先进的同时,允许滞后。
怎样看待现在的教学投入?
钱教授:让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精力太多,收效又不很理想,即现在教学中的费效比太低。如果投入这么大,就应该达到一个比现在更高的水平,或者达到现在的水平不必投入这么多的精力。投入和回报不相称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学习者是否乐意去学,是否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二是教与学的方法不科学,头悬梁、锥刺骨是违反科学的说教,学海无涯苦为舟也值得商榷,应按照正常的科学,追求学习上的高效率,不能只是一味蛮干。现在吃苦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并不多。学习涉及数亿人,收效与投入的不相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是来自于功利,还是来自于对生活的要求?
钱教授: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奖惩对学习的动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学习是一种脑力活动,应该让学习者很喜欢这种活动,在活动中有主人翁感,通过学习的进展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产生的动力是根本动力。不必讲太多道理,就如同同学之间的足球比赛,并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功利,是为了在对抗中获得的满足感。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历次培训证明这种方式是极为有效的。
人的智能发展的潜力极大,智能的培训必须从小抓。学生有良好的心态,老师有正确的指导,学习的潜力大得难以估计。培训从小抓起,不是及早记忆许多知识,是指及早抓智力,能力的培养开发,养成自学的习惯,重点的是学生的兴趣、观察力、创新精神、科学思维、方法论、运用知识的意识、学习的责任心、自信心和自我矫正的习惯与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自学的习惯,追求高效的心态等等。就像专业运动员,之所以出色,是由于接受了正规的训练。对于大多数的同学,尽管存在着差异,但更多的差异是由于后天的因素,孩子是聪明的,重要的是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给与科学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愿意学习,学习得愉快。
一、 抓住开发智力潜能的大好时机――初中
作为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学者,钱教授为什么会介入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呢?原来,大学的教学实践使钱教授发现:面对已经基本定型的大学生,希望他们有大的发展,难度很大。初中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重要时期,此时是开发智力潜能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容错过。所以,他对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其方法非常有利于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
二、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对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学中钱教授总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或提出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所以,培训课上,气氛都异常热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了主动探索。经钱教授培训的学生,就如同被安装了学习兴趣的引擎――往往一改过去感觉数学枯燥的情绪,变得渴望获取新的知识,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广泛的适用性。
钱教授采用的教学方法类似体校培养运动员。众所周知,两个身体素质一样的人,如果甲在体校进行科学的训练,而乙没有,甲会取得乙无法比拟的惊人成绩。钱教授认为个体间智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更主要的是后天的培养一定要具有科学性。经过科学的训练会使一般智力的人达到远超过常人的水平。钱教授这种类似体校培养运动员的方法,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训练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力水平――有的聪颖,有的普通,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家庭――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但无一例外地都在短期训练后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这说明钱教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见效快,而且有着普遍性,并不只针对特定人群
四、注重科学思维,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钱教授通过启发和诱导使同学们重视科学思维,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没能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的人处理问题往往只靠乱猜而走许多弯路。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会终生受益,而这一点不经过极好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地学习,钱教授使学生们迅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并教他们如何进行高效地自学,这就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科研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五、探究式学习,提倡创新
采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任何的知识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想象力、创造力更为重要。在钱老师的教学中时刻注意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逐步锻炼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六、以点带面,全面开发智力潜能,提高各科成绩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智能表现在七个方面,而数学逻辑的智能对其它智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开发数学智能可极大地开发人的智力潜能。钱教授正是通过数学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潜能开发后可带动各科的学习。比如,钱教授培训过的学生在物理等各种竞赛中也都获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