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教时 快乐的家园
一、预期效果
1. 应掌握的知识
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 应发展的能力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 应培养的情感
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二、设计要旨
1. 课标解读
课标中指出“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数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根据学校学生特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数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硬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学和了解数学。例如:可创设“排队”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基数与序数的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区分。
2. 内容分析
本教时教学重点就是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教学难点是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1. 学情认识
学龄前儿童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如家里有几个人,数数有几本书等等,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因而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几个”与“第几个”的联系和区别较抽象,所以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需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
4. 经验介绍
这部分教科书设计了两个生活情景:一个是“快乐的家园”情景,意在通过这幅图理解1~10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个是“小小足球场”情景。目的是让学生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教科书还在练习中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中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实施要领
1.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生活中那些地方存在着或用到了0―10各数
教师: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2. 教学流程
序号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辅导 |
一、 激 发 兴 趣 , 引 入 新 知 | 1. 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猜猜它是谁? (出示机灵狗) 2. 师:原来是机灵狗。机灵狗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发幅的图的奥秘? (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 | 学生猜测:我猜是×××;可能是×××…… 学生怀着好奇观察主题图。 |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首先以创设“猜猜它是什么动物”这一有趣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从而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同时教师提出希望,为下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
二、 创 设 情 景 , 探 究 新 知 | 1.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机灵狗一定非常快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多少?和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①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上的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 师:谁还有补充?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师小结:你们真会发现,找到了许多个数是1的事物,这些事物我们都可以用1表示。(出示数字卡片1)1的威力非常大,它不仅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由许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还可以表示一颗小草、一座高山。 师:你的身体和周围,还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 ②师出示一本书,问:这是什么? (1本书) 再拿来一本书,合在一起。 问:一本书和一本书合起来是几本书? (2本书) 可以用几表示?(用2表示) 师出示数字卡片2。 师:谁来说说2还能表示什么? 你们身上有什么可以用2来表示? ① 请同桌同学分别说明3能表示什么?4能表示什么? ② 再从1~10各数中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2.出示“小小足球场”情景图 师:机灵狗把我们带到了小小足球场。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个数表示什么?(号码) 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 师:有几个号码? 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10个运动员。 师:想一想,比赛结束后,他们会按什么顺序排队呢?谁愿意当当小队员来排队? 师:请10个学生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来当运动员。 听老师口令排队:按1、2、3、4……的顺序排好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 请小朋友看一看: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正确了吗?你自己数一数。 从1号到这个队员一共有几个运动员? 师:我们要向这些小运动员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练好身体,学好本领。 | 观察主题图1,有目的的独立寻找其中的信息。组长负责,分小组讨论交流。 把寻找到的信息试着概括概括成一句话。 生一:图上有一座房子。 生二:图上有一棵大树。 生三:图上有一条小船…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继续发现: 生一:图上有一筐萝卜。 生二:图上有一座高山。 … 学生寻找身边的“1”。 生一:我有一个头,可以用1表示。 生二:我们在一间教室,可以用1表示。 生三:教师里有一个老师,可以用1表示。 在教师引导下观察“2”的组成及形成过程。 说说“2”的意义,举例说一说。 生:两只手,两只耳朵,两个眼睛…… 说一说“3、4”各表示的意义。 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观察主题图2,提出序数的问题研究讨论。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参与“排队”活动,按口令排队,并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按10、9、8、7……的顺序排好队 有想法,并用实际活动来验证。 学生回答后,全班验证。 |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概括,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认识了1~10各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对零乱的认数顺序进行整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小小足球场”这一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感中轻松地掌握基数和序数。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会判断正误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
三、 巩 固 练 习 , 深 化 认 识 | 1.游戏:我说你站 (1)老师发出口令,学生起立表示。 (2)请从前面数的第4个同学起立。 (3)请从后面数的第3个同学起立。 师:为什么这两次站起的是同一个人? (4)请从左数的第5个人同学起立,请右边的5个同学起立,比比看有什么不同? (5)指定一个同学起立,说说自己是第几个。还可以说是第几个?(从左数是第3个,从右数是第5个) 2.小调查: (1)把家里能用1~10的数字来表示的物体,记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 (2)“1”可以表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一筐萝卜,咱们身边还有哪些情况跟这个一样? (3)大家在说手、耳朵和眼睛的时候,为什么都说两只手,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却不说2只手,2只耳朵,2只眼睛呢? | 明确游戏规则,运用数的知识进行游戏。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基数和序数和不同,体会到序数的相对性。 |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兼顾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在上面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基数和序数和不同,体会到序数的相对性。 小调查则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四、学业诊断
1、 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 | 分析 |
1.数数时出现多数、漏数的情况。 | 注意力不易集中,缺少有序观察和数数的技能和方法。 |
2. 儿童在数数时数与实物或图形不能相对应。 | “一一对应”的方法数数未掌握。 |
3.基数与序数混淆不清。 | 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 |
2、 诊断问题
诊断1:圈出与原图相同的个数。
诊断目的:学生能否数出正确的个数,是否理解“一一对应”的数数方法
诊断建议:先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数出原图的个数,再圈出相同的个数。也可数一个圈一个,圈出相同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