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教时 玩具
一、预期效果
1. 应掌握的知识
进一步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具数;识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5各数;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联系与区别。
2. 应发展的能力
发展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步发展学生写数的技能,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3. 应培养的情感
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交流;体会生活中、游戏里处处有数学;渗透美育教育。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1.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1~5的书写
教学难点1~5的书写格式,2和3的书写。
2. 学情认识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教学生写数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而且要写得美观、漂亮,同时也渗透了美育教育。
4. 经验介绍
这部分教科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各数,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美观地写出1~5各数。教科书通过淘气和笑笑玩玩具这一游戏情景,渗透对1~5各数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这部分内容开始,学生将要学习书写数字,因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十分重要。
三、实施要领
1.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2.教学流程
序号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辅导 |
一、 玩 一 玩 , 数 一 数 | 1.四人小组活动 师:小组内说说你们组的玩具是什么?有多少?指定2~3个小组汇报。 师:听听他们组里的玩具与你们小组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看到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数学,也想和你们一样地数一数,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图中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吗? 你能在图中找出数量是2的物体吗? 3.小组活动 (1)师:在小组内说说数量是3、4、5的物体,看谁发现得多?能找到与别人不同的物体吗? 小组汇报:哪一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1) 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中1~5的物体 学生说,教师则分别写出: 1、2、3、4、5。 (3)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看看大家能摆出什么图形,摆得好的同学可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 倾听他人的想法。 观察主题图,按要求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 生1:一洋娃娃,一辆红汽车,一辆公共汽车…… 生2:2个朋友,2辆小汽车,2个黄色的积木…… 学生自由说,教师参与巡视。 各组说一说自己发现。 生:3个花皮球,4辆汽车,5个积木,花皮球有5种颜色…… 生:我发现图上有一个洋娃娃,两个小朋友,三个花皮球,四辆汽五个积木。 学生发挥想象,先独立摆出自己的图形,在全班展示。 | 通过四人小组在玩中数一数,说一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不仅认识1~5各数,初步感知数量是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并且体会到了游戏中也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 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给予积极的鼓励。 在这一环节将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发现,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奠定基础,摆小棒使学生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实现由形――数――形的认识过程。) |
二、 想 一 想 , 写 一 写 | 1.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1~5各数。说一说1、2、3、4、5像什么 师:好,大家来听听我这首儿歌说得像不像: 1像铅笔细长条, 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能听话,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买菜。 请学生跟着读两遍。 师:记住了数字朋友的样子,我们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2.介绍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说明:田字格分为左半格和右半格,每一个半格里又分成上格和下格。通常一个数字写在一个半格里。 教学分别说明1、2、3、4、5的书写要点,并进行示范。 1的书写要点:从右上角起笔,往左下角,写直收笔,注意要写直,像一支斜放的铅笔。 2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的中间起笔,向右上写,再拐弯往左下角拉,向右下格写平。注意:小鸭子的头不宜过大,小鸭子的身体要写平。 3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的中间起笔,写半个圆到中线,再往下写半个圆,到下半格中间止笔。注意:上半圆稍小,下半圆稍大,不要写反了。 4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起笔写过中线,往右写平,再写一个1,由两笔组成。注意:第二笔要像一支斜放的铅笔。 5的书写要点:由两笔组成,从上半格起笔写到中线后写一个半圆,再在第一笔的上半部分起写第二笔。注意:第一笔中的一竖要过中线,第二笔不能写在第一笔的最上面。 3.教师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点,也可制成课件,把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演示清楚。 4.请学生边看老师示范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5.在教科书第6页上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书写格式。 6.小比赛:每个孩子在本子上写1~5各两个,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展示给大家看。 | 生:1像铅笔、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红旗,5像秤钩。 读绕口令,并记一记,帮助记忆数字。 学写数字: 1. 认识田字格; 2. 看老师示范并指出书写要点; 3. 说说书写要点; 4. 老师示范书写; 5. 书空写数字; 6. 独立试着书写; 7. 书写评析 | 通过儿童喜爱的儿歌来记忆1~5各数的特点,帮助建立表象,形成感性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第一次书写数字,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尽管有孩子在学前已有一些尝试,但老师仍然需要详细指导学生书写,让他们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如何收笔,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和在格子中的布局。 抓住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设计小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使枯燥的写数练习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
三、 比 一 比 , 练 一 练 | 1.课后练习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出示小动物火车) (1)问:小火车上有几个小动物? 你是怎样知识的?(数了来的,有5节车厢就有5个小动物。) (2)对照车厢填出第 节。 (3)问:小松鼠在第几节? (4)第5节是谁? (5)小猴的前面有几个小动物? (6)小老虎的后面有几个小动物? (7)大象的前面和后面是谁? 2.摆一摆,说一说。 (1)请学生拿出4个圆片,并把这四个圆片分成两堆,问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 (2)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同桌同学一起分一分,说一说。再汇报交流:你能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 ① 理解题意 生:数出来的,有5节车厢就有5个小动物。 ② 有序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 交流讨论 拿出学具,按要求操作,摆出不同的分法。 小结:从小朋友分圆片中可以看出4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 数学语言的训练。 | 通过几个设问,解决学生对基数和序数联系与区别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前”与“后”的概念,孕育“相邻”的概念。 这一练习环节是教科书中没有的,但数的分与合对加减法的理解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渗透了数的组成和分解,为口算奠定了基础,但不要求这生死记硬背,只是渗透一些思想和方法。 |
1、 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 | 分析 |
1.数的书写笔画有误。 | 观察能力较弱,对字型及书写笔画只有笼统、不精确的整体感知。 |
2.数数的顺序不对,大小不分。 | 对数的意义不理解,数感较弱。 |
3.基数与序数混淆不清。 | 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 |
2、 诊断问题
诊断1:“3”怎么写?
诊断目的:是否能正确书写数字,掌握数字的书写笔画及字型。
诊断建议:利用各种形象生动的物体图和脍炙人口的歌谣帮助学生记忆。
诊断2:从小到大一个一个的数,“3”的后面是几?
诊断目的:是否掌握数的顺序、大小。
诊断建议: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积累一定的数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