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图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
8+5= 8+7= 8+9= 8+4=
8+10= 8+6= 8+8= 8+3=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括号里该填的数.
8+( )=12 8+( )=1 8+( )=16
8+( )=11 8+( )=14 8+( )=13
8+( )=17 8+( )=18
教师谈话:刚才计算的两组题都是“8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要利用“8加几”的知识计算“十几减8”的算式,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好,学得快.同时板书课题:十几减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片(杯子图).
先出示11个茶杯,然后用虚线圈去8个,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有11个茶杯,拿走8个,还剩几个?
(2)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11减去8
板书:11-8
(3)引导学生想:
8加( )得 11,因为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即 11-8=3,板书:3.
(4)指名读算式11-8=3
2.教学例2.
(1)启发学生摆学具,同时口述题意.
有13个圆片,拿走8个,还剩几个?
(2)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8加( )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
(3)学生填书.
(4)读算式13-8=5.
(5)学生看书,边说题意边摆学具(例2右图)
有15个正方形,拿走8个,还剩几个?
(6)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明确:
8加( )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学生填书.
(8)读算式15-8=7.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操作―思维―语言表述的有机结合,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学会学习.)
3.教学例3.
(1)引导学生分组交流.
12-8=□ 想:8加( )得12.
16-8=□ 想:8加( )得16.
(2)学生读算式.
12-8=4
16-8=8
4.教学例4.
启发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填写,读算式:
14-8=6 17-8=9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8的口算题.
随堂练习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
16-8 10-6 11-9 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 10, 6加4是 10,从10张里去掉 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10-4=6)
接着教师又出示3道:
14-8 9+6 12-9
师:现在一共做了几道?(一共做了7道)
师:老师手里还剩几道?(原来老师手里一共有 10张口算卡片,我们两次做了7道,老师手里现在还剩3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
10-7=3
也可以这样列式:
10-4-3=3
2、出示“做一做”第1题投影片(图片“练习一”),引导学生看图说意,独立填写.
3、练习二第1题(图片“练习二).
想组成算减法,分组练习.
布置作业
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