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动用知识迁移、类推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下面各题.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笔算并板演.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212×34=

  1)引导学生观察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应该怎样计算.

  3)板书: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积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848个一表示212×4的积.

  ②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积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636个十或6360个一,表示212×30的积.

  板书……212×30的积.

  ③从两步计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7208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7208表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启发学生分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10的积写在什么地方?独立填写完整.

2

  

  264表示什么?13230的积写在什么地方?独立填写完整.

3)独立填写.

  

           订正并说明计算过程.

3.根据例2和“做一做”,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

  2)记报.

使学生明确: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

(三)全课小结(略)

随堂练习

1.  练习二第6题(分组学习).

  下面各题,先说出计算的步骤,再计算.

  112×34  324×21

2.  练习二第7题,对比练习.(重点是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积写在什么地点,和谁对齐.)

 

1

1

4

       

4

3

2

       

2

1

2

             

×

   

3

     

×

   

2

     

×

   

3

             
                                                 
 

1

1

4

       

4

3

2

       

2

1

2

             

×

 

1

3

     

×

 

2

2

     

×

 

4

3

             

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9题:

  (1)       4223是多少?

  (2)       1521倍是多少?

板书设计

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返回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