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网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江西省南昌市孺子亭小学  邓红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能完成简单的统计图,懂得统计图中说明些什么。

2.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按一定的标准将物体进行分类整理,更便于观察数量的多少,认识到统计图的作用。

3.给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

4.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1.课件。

2.花模型、圆片。

3.作业纸。

学具

1.花模型,圆片、吹塑纸底板。

2.作业纸。

3.水彩笔。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填图,懂得统计图中说明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媒体演示“大象爷爷过生日”情景一。

师:在一片美丽的森森里,住着大象爷爷和大象奶奶。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瞧!小动物们赶来参加生日宴会了!(画外音:“大象爷爷生日快乐!”)大象奶奶开始忙着准备大家的午餐,可是她却遇到了一些难题。(显示大象奶奶着急的样子,伴随画外音:“我家里来了哪些客人,同学们能告诉我吗?”)(“谢谢你们,每种动物有几只?我来数一数吧!1,2……不对,不对;1,2……,唉,怎么数不清呢?真急坏我了!”)

师:大象奶奶怎么会数不清呢?(学生有可能答:太乱了,……)那太乱了,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大象奶奶一眼就能看出来呢?

二、自主探究,学习统计图

1.探讨好方法,学习象形统计图。

(1)小组先商量商量。

(2)全班交流,得出:①分类;②理一理。

(3)按学生的方法显示出象形统计图。

(4)大象奶奶满意地笑了(画外音:“这回我一眼就看明白了。好了,我准备午餐去了。”)

(5)师:大象奶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谁能猜一猜(点击只数)。

(6)师:①肯定学生的意见。

②两幅图比较一下,哪幅图看得更清楚些?

③指出:只要把动物们分类理一理就能看得清楚明白了。

2.动手操作,学习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1)实物图。

情境二:午餐还没有开始,大象爷爷领着小动物们参观它种的花。(画外音:“这么多花真美呀!”)

师:①你们看这些花美吗?

②大象爷爷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画外音:“我种了哪几种颜色的花呢?”)

③大象爷爷对大家的回答十分满意,接着它又考大家。(每种颜色的花有几盆?你们能立刻告诉我吗?花太乱,不好数,那咱们能动手摆一摆吗?)

④先在底板的横线下摆出4种颜色的花模型,注意要隔开些;可以用一个圆片来表示一盆花,什么花就用什么颜色的圆片来表示。摆时从下往上摆,明白吗?开始!(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并请一个学生上台摆)

⑤评价:摆得怎样?你们认为自己摆得美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不美的可以修改。

⑥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2)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①师:刚才用一个圆片表示一盆花,那你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花呢?老师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格子表示一盆花。(出示图并指导看图:横线下面摆着四种颜色的花,上面是许多大小相同的格子(闪动)。红花有几盆?就先填上8,涂时是从下往上一格一格涂上红色;也可以先从下往上数好8格,用尺在第8格上划一横,把下面的格子涂满。这两种涂色的方法,你认为用哪种涂得又对又快,就可以用哪种。黄花有几盆?蓝花呢?粉花呢?你们想不想动手涂一涂?就请拿出作业纸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②教师巡视,请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③教师完成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评价,说明:刚才涂色时我要求同学们什么花就用什么颜色涂,其实只要从下往上数对格子,这些花还可以用同一种颜色涂。

④看看这张漂亮的图,谁能说一说:()色的花最多,()色的花最少,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红花比蓝花多()盆。你从图中还看到了什么?

三、揭示课题,小结

1.告诉学生:刚才咱们分类整理小动物,分类整理花,并用图表示出来的工作就是统计工作,这些图就叫做统计图(揭题)。

2.统计图能告诉我们什么?

四、学以致用

1.播放“生日快乐”。

师:生日宴会开始了,老师也想把这首歌送给咱们班一月份出生的同学。(请这些同学站起来)

2.数一数一月份出生的有几位同学,写在作业纸上,并涂上色。

3.数数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出生的人数,完成统计图。

4.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

5.谁能说出四个月共有多少人过生日?咱们班今天来了32位同学,还有多少同学没有统计到?这些同学有可能是哪几个月过生日?

五、总结,下课

教学设想

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次较系统地编入了有关统计知识,渗透了初步的统计思想,让学生认识统计的作用,掌握初步的统计方法。它又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方面的知识作了铺垫。在教学设计时,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亲自体验收集、整理、简单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1.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整堂课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象爷爷过生日”的故事串引下,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情感,激发好奇心,有利于主动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学习统计图。

一年级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分了三个层次进行新知的教学,并适时地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阶梯,比较好地参与了新知的建构过程。

(1)探讨好方法,学习象形统计图。

组织学生先商量讨论再汇报得出分类再整理就能看得更清楚的好方法,出现象形统计图,并通过猜大象奶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

(2)圆片图教学:从象形统计图过渡到圆片图,用圆片来表示花,不仅渗透了“替代”思想,而且使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不仅动了手而且动了脑,渗透了统计的方法:横要对齐,必须在同一平面摆才能看出谁多谁少,摆时应从下往上摆等。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3)简单的条形图教学。在涂色这一环节,我注重方法的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方法填图,通过评价同学、老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作图要求,培养美感;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三个层次的教学中都力图注重培养学生看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小结,学以致用。

通过说说统计图能告诉我们什么,使学生再次体会统计图的作用;通过调查班上同学的生日情况并用统计图来表示,使学生明白统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并通过计算没有统计在内的同学有多少,他们大概是哪几个月过生日,对学生进行概率统计思想的启蒙教育。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请您记住本站域名:www.shuxueweb.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